撒哈拉沙塵暴一個月席卷法國3次,帶回61年前放射性物質!

最近一個月內,法國罕見遭受了三次北非沙塵暴襲擊,原本蔚藍的天空也變成了土黃色。而且,法國西部放射性物質檢測協會近期報告稱,法國和歐洲部分地區遭遇的沙塵暴檢測出了核輻射!這不免引發人們的擔憂。 來勢洶洶的沙塵暴 據《世界報》報道,今年2月初,從非洲撒哈拉沙漠來的沙塵暴席卷法國以及歐洲部分地區,從最南邊科西嘉島一路北上至巴黎大區,勃艮第、阿爾卑斯和大東部大區都未能幸免,整個天空變成橙色。

▲2月6日的裏昂籠罩在了橙色沙塵中。

 

▲2月6日裏昂拍到的畫麵。(BFMTV新聞台報道截圖)

 

報道稱,在反氣旋等氣候原因,以及家庭供暖、汽車尾氣、農業施肥造成的空氣顆粒汙染多重原因的“加持”下,本次沙塵暴來勢洶洶,從撒哈拉沙漠一直北進至英國、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南部地區。 2月底,沙塵暴卷土重來。

▲2月21日法國氣象局發出沙塵暴警報。(推特截圖)

 

沒想到,3月3日,警報再次拉響。

▲巴黎天空也蒙上了一層橙色。(BFMTV新聞台報道)

 

▲3日和4日,法國西南部大西洋-比利牛斯省、朗德省和吉倫特省都拉響了空氣汙染警報。圖為法國比利牛斯雪山上蓋上了一層沙土。(BFMTV新聞台報道)
▲致力於提醒人們注意空氣質量的“巴黎觀光大氣球”負責人Nicolas Roulier表示:“撒哈拉沙漠吹到法國以前最多一年一次,今年一個月就有三次,非常罕見”。(BFMTV新聞台報道)

 

▲2月25日,法國科西嘉阿雅克修市(Ajaccio)霧霾嚴重。(法新社圖)

 

法國西部放射性物質檢測協會(Acro)2月24日發布報告稱,在對汽車表麵的塵埃進行檢測後發現,法國和歐洲部分地區遭遇的沙塵暴含有核輻射,每平方公裏有8萬貝克(bq)的銫-137。

▲核物理工程師Bruno Chareyron解釋說,空氣塵埃中通常會存在天然放射性物質,但撒哈拉沙塵含有的銫-137是人工放射性物質(主要是核爆炸後產生的放射性沉降物)。(Bruno Chareyron采訪截圖)

 

與法國在北非的核試驗密切相關 那麼撒哈拉沙塵暴的人工放射性物質是從哪裏來的?專家指出,這與法國在上世紀60年代在北非進行的核試驗密切相關。 1960年2月13日,法國在阿爾及利亞撒哈拉沙漠進行首次核試驗“藍色跳鼠(Gerboise Bleue)”,此後又在該區域進行了3次空中爆炸及13次地下爆炸。

▲法國在阿爾及利亞撒哈拉沙漠進行核試驗。(維基百科圖) 法國《20分鍾》報道,1960年至1966年期間,法國共進行210次核試驗。Geneviève Baumont回憶說,1965年,北半球核輻射量極高,接近切爾諾貝利事故後的水平。 1996年1月29日,時任總統希拉克發表電視講話,宣布徹底停止法國核試驗。

專家:無需過度擔憂

時隔61年,從撒哈拉重新吹回法國的放射性物質殘留會否對人產生危害?

法國國家輻射防護和核安全研究所(IRSN)退休專家Geneviève Baumont指出,實際上,人體本身就含有天然放射性物質鉀元素,約有6000貝克;而本次檢測出的銫-137含量為每平方公裏有8萬貝克,平均算下來實際上是極其微小的。

Bruno Chareyron也對此表示讚成,他認為,民眾無需對撒哈拉沙塵暴感到過度擔憂,也不用采取特別防護措施,因為這顯然不能與1986年切爾諾貝利事故相提並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