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唐運河道現江蘇 日遣唐使添新證 考古證實「日本玄奘」著書歷史場景

中國考古證實「日本玄奘」著書歷史場景:「水陸左右富貴家相連」

唐代「日本玄奘」圓仁西渡中國寫下的《入唐求法巡禮行記》被視作世界東方遊記三大名著之一,書中記載的「如皋鎮」「如皋院」「如皋茶店」,以及「掘溝北岸,店家相連」「水陸左右富貴家相連」等歷史場景在江蘇南通如皋市獲得了考古證實。

5月13日,南京大學歷史學院在如皋舉行的「徐家橋遺址考古成果發布會」期間展示了考古出土的唐代至宋代的文物標本200多件,包括瓷器、釉陶器、鐵器、銅錢、銅像、磚瓦、建築構件等。南京大學考古文物系及文化與自然遺產研究所所長賀雲翱表示,此次考古發現與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的記錄相互印證,再度實證遣唐使歷史。發掘的古通揚運河遺蹟應是隋煬帝時「掘溝」運河遺蹟,即是日本遣唐使團去揚州及長安所行走過的重要運河河道,也與如東國清寺遺址共同構成了南通「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歷史遺蹟。

 

徐家橋發掘出的唐代至元明時代的瓷器、牙牌、錢幣等文物標本百餘件。

江蘇南通如皋地處長江三角洲北翼,自春秋以來鹽業興旺,西漢吳王劉濞從揚州開邗溝至如皋煮海水製鹽售賣,開鑿的古邗溝便為中國最早的鹽運河。自2015年6月起,賀雲翱教授的專業團隊接受江蘇省文物局的委託,在與唐朝時期日本遣唐使歷史及路線有關的南通如東國清寺遺址和隋唐時代掘溝運河遺址一線進行考古勘探和發掘工作。

新發現揭遣唐使團古國際航線

「2017年,我們在南通如東的考古,證實了晚唐國清寺遺蹟是日本遣唐使到達中國後登陸和停留休整且保存至今的近海唯一一處明確可指的歷史遺產。這次,我們在如皋徐家橋發現了唐代的古運河遺蹟。」此次考古發掘領隊賀雲翱介紹道,自2019年10月起,南京大學和如皋市博物館聯合對如皋境內大運河重要支線運河——隋唐古掘溝遺址暨古通揚運河遺址區域開展考古調查勘探,在如皋市如城街道緊靠古運河的徐家橋段區域勘探發現一處南北長約90米(東段)至120米(西段)、東西寬約200米的古遺址文化堆積最為豐富。

經過近10個月的發掘和勘探,南京大學考古隊在徐家橋遺址發現不晚於唐代的古運河河道,根據唐代開成四年(839年)日本遣唐使團中日本高僧圓仁在《入唐求法巡禮行記》記載,考古隊判斷此古運河河道正是隋煬帝時期開挖的「掘溝」,也是當年日本遣唐使團去揚州及長安所行走過的重要運河河道,與如東國清寺遺址共同構成了南通「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歷史遺蹟。

「古通揚運河」示意圖

 

賀雲翱認為,「這次發現使我們構建了一個日本遣唐使從當時的首都長安、洛陽一直通過揚州,再通過如皋、如東後,穿越當時的東海抵達日本這樣的一條古代國際航線」。他說,「這個考古工作就產生了新的意義。」

考古確認唐代古運河河道平緩,日本遣唐使乘船途經如皋時,悠然可見運河兩岸百姓生活景象,圓仁便記錄下了「如皋鎮」「如皋院」「如皋茶店」,以及「掘溝北岸,店家相連」「水陸左右富貴家相連」等珍貴的歷史場景。而從出土的運河遺蹟、來源廣泛的古代瓷器、古農耕用具、古錢幣、古牙牌、城市建築遺蹟等材料證明,今天的如皋歷史城區至少在唐代後期已經是古通揚運河上的重要城鎮。目前,如皋市政府正斟酌籌建遺址公園,保護這些重要的歷史遺蹟。

勘探發現如皋城中軸線千年未變

「我們還挖出了如皋城的中軸線。」賀雲翱說。勘探發現的五代至元明時代的磚鋪道路呈南北走向,被今天的如皋城市南北中軸線主幹道「海陽路」所疊壓,表明一千多年來如皋城市的南北中軸線一直北依古通揚運河而未曾移動,這為認識現代如皋城市的空間格局之形成和作為運河城市的規劃特徵等提供了考古實證材料。

「如皋古代的中軸線叫海陽路,因為如皋最早曾經地名為海陽,意為大海迎接陽光的地方,這條路現在還叫海陽路,」賀雲翱在考古現場詳細介紹,「挖出來的時候最下面當然是深土層,一共有4層磚。」

如今,如皋城中軸線考古現場已經用玻璃層保護起來,不同歷史時期的建築形態清晰呈現。透過保護玻璃,香港文匯報記者看到第三、第四層建築標示明代和清代,宋代的下面是五代南唐。據賀雲翱介紹,據歷史文獻記錄,南唐時代,如皋將縣衙門移到了「掘溝」的南面,中山樓向北約100米左右是古代掘溝,「但是現在已經看不到,早已被填掉了」。

 

 

2022年,在如皋海陽路與大治路交界處,原古縣衙遺址的考古中,其北側發現了一口唐井,沒有井欄,井口內徑0.7米、井深3米。唐井位於古運河南岸,用長條磚砌成,井中出土長沙窯瓷器大約屬於公元9世紀時期的遺物。此外,如皋歷史城區考古勘探還發現了宋代水井,五代至宋代、元明時代的城市道路遺蹟,還有唐代至元明時代的瓷器、牙牌、錢幣等文物標本100多件。

 

文、圖:文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