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時事】洛杉磯示威 數百示威者包圍聯邦政府大樓 高喊特朗普下台 斥如同納粹

洛杉磯示威 數百示威者包圍聯邦政府大樓 高喊特朗普下臺 斥如同納粹

在洛杉磯聯邦政府大樓外,國民警衛隊與示威者對峙。法新社

美國加州洛杉磯反對特朗普政府擴大掃蕩非法移民的示威持續,而「特朗普下臺」已成為數百名當地抗議者高喊的口號。抗議民眾群情激憤,在洛杉磯聯邦政府大樓外防守的軍警則是全副武裝,保持高度戒備,以防過激的行動。

今次示威抗議已進入第4天,數百名示威者周一在洛杉磯聯邦政府大樓外聚集,反對國民警衛隊進駐洛杉磯,高喊「特朗普下臺」口號。一名示威者更將特朗普比作納粹。

國民警衛隊在洛杉磯聯邦大樓外防守,與數百名示威者對峙。法新社
示威者與派駐洛杉磯的國民警衛隊對峙。法新社
洛杉磯防暴警察向示威者發射非致命武器。法新社
防暴警察發射非致命武器驅散示威人群。法新社

一連4日上街抗議

洛杉磯的移民與海關執法局(ICE)人員上周五(6日)在市多處突襲執法,逮捕非法移民,其中包括名工會領袖許爾塔(David Huerta),此舉引發群眾示威。洛杉磯市中心一連4天都有群眾上街抗議。

針對特朗普下令增派2000名國民警衛隊進駐洛杉磯,激發數百名群眾在洛杉磯的聯邦政府大樓前聚集。大批警力與加州國民警衛隊駐守大樓周邊,與抗議群眾形成對峙場面。

把特朗普比作「白宮納粹」

一名不具名的示威者高舉標語,寫著「ICE等於蓋世太保」。他表示,今天站出來是為了支持無證移民的朋友,保護他們免受移民執法局的傷害,他把特朗普形容為「白宮裡的納粹」,主張「白人至上主義不應該存在美國」。

洛杉磯這幾天示威活動,出現不少火爆場面,包括群眾破壞公物、燒毀Waymo自動駕駛網約車。但這名示威者表示,大多數的示威者都是和平抗議,行使公民權力,「國民警衛隊不應該出現在這裡」。

要求國民警衛隊滾出LA

另一名示威者表示,特朗普上臺以來,她已經上街4次,這次站出來是為了支持被ICE逮捕的工會領袖許爾塔,指對方為工會成員發聲,卻遭到突襲拘捕,現在面臨6年刑期。

其他抗議群眾高舉標語、喊口號,訴求「特朗普下臺」、「國民警衛隊滾出LA」、「人民團結,融化ICE」等。

 

 

洛杉磯示威蔓延 三藩市也爆激烈衝突 逾150人被捕

三藩市也爆發示威抗議,聲援洛杉磯示威者。美聯社

美國移民與海關執法局(ICE)近日在洛杉磯大規糢掃蕩逮捕無證移民,引發群眾抗議,示威浪潮蔓延至600公裡外的三藩市。相關示威抗議已進入第4天,三藩市群眾聲援洛杉磯示威引發的緊張情勢持續升溫,最新消息指出,已有超過150人被捕,是原本公布數字的2倍之多,當中包括6名青少年,另外有2名三藩市警員警受傷。

矽穀1天爆3場示威抗議

三藩市灣區包括矽穀周一至少有3場抗議活動,群眾持續發出呼喊,響應洛杉磯、反對美國移民與海關執法局逮捕居民、要求釋放部分被逮捕人士。

三藩市的示威活動已有超過150人被捕。美聯社
洛杉磯示威浪潮蔓延至600公裡外的三藩市。美聯社
三藩市市政廳前有群眾示威。美聯社
三藩市示威者與防暴警員對峙。路透社

一場由勞工團體發起的抗議中午在三藩市的加州政府大樓前舉行,數百人手持「廢除美國移民與海關執法局」、「美國移民與海關執法局滾出三藩市」等標語,部分抗議人士要求釋放上周五(6日)在洛杉磯遭逮捕的工會領袖許爾塔(David Huerta)。

三藩市警方嚴陣以待

三藩市警方在抗議活動現場嚴陣以待,防止暴力事件發生。

國際服務業僱員工會(SEIU)地方分會主席米蘭達(Olga Miranda)受訪表示:「現在有太多憤怒指向移民、指向他們孩子,社區正在做出必要回應。」

米蘭達提到周日晚的逮捕行動時表示,「這些人不全是我們城市(三藩市)的人」,有一些人來此挑釁、放火,把我們的城市燒毀並不是解決之道」。

三藩市勞工委員會執行董事塔瓦裡奧尼帶領群眾高喊口號,呼籲特朗普政府「立即終止ICE突襲行動」。
另一名工會領袖岡薩雷斯向群眾表示:「我們必須站出來,對抗聯邦政府的濫用權力。」

 

 

中美貿易談判︱特朗普:收到好消息 但「中國不容易對付」

特朗普在白宮和記者談及中美談判。 路透社

中美兩國高級官員當地時間星期一(6月9日)經過六個多小時磋商後,結束了在倫敦的首日談判。美國總統特朗普星期一在白宮表示,目前自己從倫敦收到的都是好消息,但「中國不容易對付」。

特朗普:「我收到的都是好消息。」

據彭博社報道,特朗普當地時間星期一在白宮告訴記者:「我(目前)收到的都是好消息。」「我們和中國的關系很好。(但)中國不容易對付。」

對於會否取消對中國的部分出口限制,特朗普回應說:「我們拭目以待」。他又重復以前的觀點:「中國多年來一直在剝削美國。」他同時補充說:「我們希望中國開放。」

當地時間6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率官員與美方在英國倫敦開始舉行中美經貿磋商機制首次會議。《玉淵譚天》

中美首日會晤於倫敦時間星期一晚上8時左右結束。一位美國官員稱,雙方將於英國當地時間星期二(10日)上午10時再次會面。

這次會談在白金漢宮附近建於19世紀的蘭卡斯特宮進行。美國代表團由財政部長貝森特牽頭,成員還包括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和貿易代表格裡爾。中國代表團則由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領銜,還包括商務部部長王文濤和副部長李成鋼。

當地時間6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率官員與美方在英國倫敦開始舉行中美經貿磋商機制首次會議。《王淵譚天》

彭博社的報道稱,盧特尼克的到場,凸顯了出口管制在此次談判中的重要地位。

貝森特在倫敦告訴記者,美中雙方進行了一次「良好的會談」;盧特尼克則稱討論「富有成果」。

美國已釋放信號,表示願取消部分科技出口限制,以換取中國承諾放寬稀土出口限制。

具體而言,彭博社引述知情人士透露,特朗普政府準備取消最近針對晶片設計軟件、客機發動機部件、化學品和核材料的一系列措施。其中許多是在過去幾周、因中美關係緊張採取的措施。

 

 

俄烏戰爭|俄479無人機20導彈夜襲多地 基輔:顯示無意停止侵略

俄軍發布影片,顯示一輛俄羅斯T-90坦克向烏境內一處未公開地點開火。 美聯社

烏克蘭空軍周一表示,俄羅斯一夜之間對烏克蘭發動了破紀錄的479架無人機及20枚導彈空襲。這是莫斯科當局拒絕停火呼籲後,對烏克蘭發動的最新大規糢襲擊。烏克蘭數州受到破壞,但沒有人員喪命或大規糢傷亡通報。

烏克蘭防空系統受壓

這輪猛攻引發外界對烏克蘭防空能力的擔憂,該系統已因長期高負荷運作而接近極限。不過,烏克蘭空軍在聲明中表示,擊落了460架無人機和19枚導彈,其中包括4枚「匕首」導彈。空軍補充說,有10個地點被擊中,並在17個地點發現墜落的殘骸。

俄方一邊和談,一邊大舉空襲烏克蘭。 美聯社
哈爾科夫一棟建築物遭俄羅斯無人機擊中,著火焚燒。路透社

俄羅斯近幾周加強對烏克蘭各地的攻勢,基輔當局指出,這表明莫斯科無意停止已長達3年多的侵略行動,也不是認真要進行和平談判。

烏克蘭方面也提到,他們對一間俄羅斯電子工廠發動夜襲,該廠負責為俄國無人機生產零件。當地俄國官員表示,工廠遇襲後被迫暫時停產。

 

 

貨輪印度外海著火 4船員失蹤包括2臺灣人

涉事貨輪冒出大量濃煙。美聯社

萬海航運(Wan Hai Lines, Ltd.)天通報,旗下子公司「萬海航運(新加坡)有限公司」日在印度西岸外海發生船舶失火事故,涉事船隻為「WAN HAI 503」。船隻在印度西岸航行期間,發現濃煙並通報失火。印度當局表示出動海警飛機和1艘軍艦因應,外媒稱2名臺灣船員下落不明。

法新社報道,印度海岸警衛隊飛機拍攝的照片顯示,船上冒出濃濃黑煙,貨櫃似乎被強烈的爆炸力道拋出。

路透社報道,事發地點位於印度克勒拉邦(Kerala)外海,並導致40個貨櫃墮入阿拉伯海(Arabian Sea)。官員稱目前貨輪並未下沉,但未說明船上貨物性質及爆炸成因。

消息指,有4名船員失蹤,當中包括2名臺灣人。美聯社

印度國防部在聲明中表示,「懸掛新加坡國旗的貨輪WAN HAI 503船上傳出火警」,印度調派一艘驅逐艦前往協助。

5名船員受傷

聲明並提到,這艘268公尺長的貨櫃船在距離貝伊波雷港(Beypore Port)約78海裡(約144公裡)處起火。

萬海航運指出,船上共計22名船員,其中4名船員失蹤,此外,18名船員(含5名受傷船員)已撤離,在相關單位協助下,這些船員將被妥善安排及接受必要的醫療服務。

美聯社報道,印度官員指出,失蹤的4名船員包括2名臺灣人、1名印尼人及1名緬甸人。

船員多數是臺灣人

《印度快報》(The Indian Express)報道,5名受傷船員中,有2人傷勢嚴重,船員絕大多數是臺灣人,他們乘救生艇和救生筏棄船後,被前往協助的商船MV ONE MARVEL救起。

報道並提到WAN HAI 503於7日從斯裡蘭卡可倫坡(Colombo)啟程,原定10日抵達孟買(Mumbai)。

 

 

法國退休制度再起爭議 總工會要求修改最新官方報告

面對法國退休指導委員會建議進一步推遲退休年齡的報告,法國總工會怒火難平;2026年預算吃緊,削減開支或將以裁減公務員拉開序幕。

法國總工會(CGT)祕書長索菲·比奈(Sophie Binet)本周日表示,總工會將「力求修改」法國退休指導委員會(COR)最新發布的年度報告。該報告建議通過進一步推遲退休年齡來平衡養老金體系的財政缺口,引發工會強烈反對。


「這份報告還不是最終版本,它需要獲得包括各大工會在內的所有成員認可。我們將在本周四的全體會議上提出修改意見,因為目前的結論完全無法接受。」比奈在接受法國資訊臺(Franceinfo TV)採訪時強調。

據悉,該報告當前版本已被多家媒體提前獲取,其中提到到2030年養老金系統赤字將降至66億歐元,但預測到2070年長期赤字將再次擴大。報告列出四種應對策略,其中最受青睞的是「進一步推遲退休年齡,以提高就業率」的方案。


比奈對此表示強烈不滿:「這不是法國退休指導委員會應扮演的角色,它不是一個應該給出政治傾向建議的機構。」她重申,總工會始終堅決反對養老金制度中引入「資本化部分」(即通過私人賬戶投資市場來積累退休金)的提議。

她補充道:「報告中提出的一些宏觀經濟情境和分析是有價值的,但真正需要調整的,是收入端。」比奈呼籲通過提高薪資水平、消除性別薪資差距,以及提升老年群體就業率等多種方式,來增強養老金制度的可持續性,尤其是在公共部門。

同日,經濟部長埃裡克·隆巴爾德(Éric Lombard)也表示,現在並不是推動「強制資本化」退休機制的合適時機,以此回應前總理愛德華·菲利普(Édouard Philippe)日前提出的改革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