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聞】華潤堂:11月8日起關閉香港全線分店
華潤堂:11月8日起關閉香港全線分店
連鎖藥店華潤堂(8日)在社交平台公布,指由於業務受到外部不確定的因素及各種營運挑戰的影響,經慎重考慮後,華潤堂決定於2024年11月8日關閉香港全線分店。
華潤堂表示,現時約有90名員工受影響,包括管理層,指無拖欠薪金,並會按照勞工法例處理。
公司指,即日起停止接受新會員申請及停止購物時獲發會員積分。華潤堂會員計劃將於2024年11月8日正式終止運作,屆時,相關會籍及會員積分將會同時失效及作廢,會員將不再享有會員購物折扣優惠及/或獎賞。如客人目前持有有效會籍及積分,請於2024年11月7日或之前親臨華潤堂分店換領禮券或產品。
華潤堂禮券最後使用期為2024年11月7日,如客人目前仍持有處於有效期內尚未兌換的華潤堂禮券,請盡快前往分店使用,所有未使用的禮券將不予退款。
據華潤堂網頁顯示,目前在全港共有19間分店。
華潤堂結業︱李浩然:結業非看淡香港市道 僱員將調職或自然流失
連鎖藥店華潤堂宣布下月8日起全線香港分店結業,身兼華潤集團粵港澳大灣區辦公室主任的立法會議員李浩然表示,結業是一個令人難過的艱難決定,出於經營環境、企業策略等考量,公司計劃集中資源在創科、物業等,受影響員工將獲安排轉職位,長者僱員則會自然流失。
李浩然表示,華潤堂提供的產品在香港社會有足夠供應,市場依然能滿足對市民的照顧,相信結業不會影響市民需求。華潤未來將更集中資源在創科、物業等服務,就此優化產業結構,現階段沒有計劃結束其他業務。
他指出,經驗環境困難涉及租金等因素,強調結業並非看淡香港市道,而是出於市場環境轉變、網絡銷售增加,採取非實體店、產品專賣等形式更符合市場需求,而華潤部分受歡迎產品亦會另外進行專賣。
十大傑青︱劍擊隊大師兄張小倫、包山后龔子珊等10人獲獎
「2024年十大傑出青年選舉」(8日)揭盅,是首次有10名得獎者,分別是5男5女,當中包括4名運動員,分別是香港花劍隊七朝元老、「大師兄」張小倫;香港唯一冰雪攀登女運動員、長洲包山后龔子珊;女子網球港隊隊長張玲;香港女子武術運動員莫宛螢。
其他得獎者有腸胃肝臟科專科醫生麥龍兒、腦神經科專科醫生劉巨基、眼科專科醫生黃藹汶、科技公司「路邦」創辦人麥騫譽、香港唯一獲頒世界氣象組織青年科學家研究獎的氣候專家戴沛權,以及香港人壽保險經理協會副會長容思瀚。
首席評審、行會成員高永文致辭時表示,香港過去幾年受到各方面嚴峻挑戰,但傑青從未停止提升自己,做出成績保持香港在國際舞台上的一席位。他續指,看見香港越來越多優秀的新力軍,將香港故事傳承下去,能看見香港的未來和希望,鼓勵今屆傑青獲嘉許後,務必更加努力做好自己,向下一個目標前進,同時繼續服務社會。
2024十大傑青完整名單:
- 前香港男子劍擊運動員張小倫
- 肝臟科專科醫生、香港大學臨床醫學學院內科學系臨床助理教授麥龍兒
- 科技公司「路邦」創辦人、中國第一台5G機器人的總設計師及項目負責人麥騫譽
- 前香港女子網球運動員、女子網球港隊隊長張玲
- 腦神經科專科醫生、香港大學臨床醫學學院內科學系臨床副教授、香港大學醫學院助理院長(教學創新)劉巨基
- 香港唯一冰雪攀登女運動員、長洲包山后(2019、2024年)龔子珊
- 香港唯一獲頒世界氣象組織青年科學家研究獎的氣候專家、香港青年科學院院士戴沛權
- 香港女子武術運動員、印尼雅加達亞運銀牌、世界太極拳錦標賽金牌莫宛螢
- 香港人壽保險經理協會副會長容思瀚
- 眼科專科醫生、香港眼科醫院副顧問醫生及青光眼科主管黃藹汶
張小倫表示,獲獎十分興奮及開心,與平時獲得運動員及傑出運動員獎項有分別,在運動員獎項中是證明自己在運動中努力的成績,而本次十大傑出青年是需要參與社會活動,並獲得社會大眾的支持才能獲獎,更為特別。對於即將落成的劍擊館,他表示當然十分開心,香港地方較小,每次訓練時都要預約場地,現在有專屬場地訓練、發展、舉辦比賽,可以讓劍擊運動持續發展。
龔子珊表示,最初接觸冰雪攀登是因參與童軍,然後便愛上這項運動,17歲首次接觸,因運動十分具有挑戰性,亦能站在無人能見之處看世界。21歲代表香港參與比賽的她表示,起初家人亦有反對,因運動較為危險及在港也不普及,但在她的堅持下,家人也逐漸接受。本為全職護士的她工作收入穩定,但為圓夢決定辭職,遠赴尼泊爾爬6,000米的雪山,踏上全職冰雪攀登運動員之路。
她續指,香港沒有冰攀教練、場地等,為了學習攀登技巧,自己在YouTube找資料自學攀冰,而練習場地亦只能在攀石牆加入各種道具模仿冰場感覺。她亦需要自資比賽,「一場比賽需要去五六個國家,包括歐美或者亞洲,咁去五六個國家大概10萬蚊左右」。
國際青年商會香港總會自1970年開始舉辦「十大傑出青年選舉」,今年是第52屆,參選人來自5個職業界別,包括「公共及社會服務」、「工商業」、「教育」、「演藝、康體、文化及藝術」,以及「專業工作」。初選面試於7月至8月進行,首先由甄選顧問德勤核實候選人之有關資料,並將初選結果呈交獨立評審團於9月作最後甄選面試。
香港海關與沙特完成兩次聯合認證工作 為AEO互認安排打下基礎
繼今年4月香港海關與沙特阿拉伯天課、稅務與海關總局(沙特海關)就AEO互認安排於沙特阿拉伯進行首次聯合認證工作後,沙特海關國際事務主任Mr Ibrahim Aloriny率領代表團於10月3至4日到訪香港海關總部,並舉行第二次互認安排工作會議及進行聯合認證工作,為落實雙方AEO互認安排向前邁進了重要一步。
會議期間,雙方就AEO互認安排的文本及落實時間表進行深入討論。其後,雙方參觀了兩間香港公司,分別為AEO公司Expeditors Hong Kong Limited 及正在申請成為AEO公司的DSV Air and Sea Limited並進行實地認證,以確保雙方計劃認證標準的一致性。
香港海關表示,順利完成兩次聯合認證工作,充分展現了雙方為達到共同目標的努力,亦為日後簽署AEO互認安排建立穩固基礎。
港鐵行政總裁金澤培續任至明年底 公司將展開全球招聘
港鐵(8日)宣布,公司行政總裁金澤培在現屆任期於2025年3月31日屆滿後,將續任至同年12月31日。港鐵將展開全球招聘,物色合適接任人。
港鐵董事局感謝金澤培答應續任,港鐵公司主席歐陽伯權表示,金澤培帶領公司在建設香港和推動城市發展方面走過多個重要里程碑。公司除了為香港鐵路網絡提供世界級的服務,亦開通屯馬綫及東鐵綫過海段,大大增強香港的連通性,提升乘客的出行體驗。新鐵路項目的開展將有助於加強香港的戰略定位,公司正全力迎接這令人振奮的里程。
金澤培回應續任表示,衷心感謝董事局對自己的信任,及港鐵所有同事一直以來的支持。他表示將繼續與團隊並肩合作,精益求精,推動城市前行。
舒適堡德福廣場鋪涉欠租金雜費 港鐵入稟區院追討約32萬元
連鎖健身美容集團舒適堡上月宣布「暫時全線結業」。港鐵公司昨入稟區院稱,舒適堡在2023年12月至今年5月期間拖欠德福廣場鋪位的租金、管理費、冷氣費、宣傳費等,共逾279萬元。港鐵在扣除被告已付按金後,現向舒適堡及2名董事追討逾32萬元。
原告為香港鐵路有限公司,被告依次為舒適堡(尖沙咀)美容健美有限公司、公司董事陸毅強、何玉華。
港鐵與舒適堡簽訂租約,在2021年5月2日至今年5月1日期間向舒適堡出租德福廣場7樓701至712號鋪位,首年月租是521,500元、第二年月租是537,100元、第三年月租553,200元。陸毅強及何玉華是擔保人。
入稟狀指,舒適堡在2023年12月開始無繳交部份管理費,在今年1月至5月1日期間沒有繳交管理費共1,070,146.8元、拖欠租金達1,206,235.9元、冷氣費欠款392,217.7元、宣傳費43,689.5元,連同欠款利息87,128元,即共涉款2,799,417.9元,扣除舒適堡已繳交的2,479,011元按金後,港鐵共追討320,406.9元。
案件編號:DCCJ5899/2024
旅發局推「哈囉威香港」太空館變身光影南瓜 與眾同慶萬聖節
萬聖節將於10月底到臨,旅發局宣布由(8日)起推出「哈囉威香港」宣傳推廣活動,推出萬聖節驚喜﹑夜間美食攻略及餐飲著數優惠,推高香港晚間氛圍,共度難忘的萬聖月。
太空館增光影造型成打卡熱點
在活動中,旅發局將推出「哈囉威香港」四大開心驚喜點,其中,太空館將於10 月 18 日(星期五)至 10 月 31 日(星期四)一連兩周晚上8時15分至10時30分,以巨型南瓜﹑白色幽靈﹑菠蘿包﹑銀河及蝙蝠的光影造型動感登場,配以音樂,將萬聖節的樂趣帶給市民和旅客,成為城中晚間不能錯過的萬聖節打卡焦點之一。旅發局更會不定時舉行快閃街頭表演,與市民及旅客互動。
其次,旅發局特設的「哈囉威香港」發光主題電車,將於周五(11 日)起日夜穿梭港島大街小巷,此外,局方將於萬聖夜(31 日)舉行電車巡遊表演,沿途帶動市民及旅客盡情投入慶祝萬聖節。
推深宵美食攻略 推介逾30選擇
此外,旅發局昨天同步推出深宵美食狂熱攻略,收錄了全港超過30個深宵餐飲推介,匯聚國際風味﹑地道經典﹑窩心甜品及滋味火鍋的美食選擇,局方也特別整理一份超值美食優惠清單,發掘出城中日與夜約20個物超所值的餐飲優惠,鼓勵更多市民及旅客夜間消費,或在不同時段探索香港美食。(詳情)
另外,為迎接萬聖節,旅發局將在機場﹑港鐵車站﹑旅客諮詢中心﹑多個商場陸續添上節慶主題裝飾;亦會為一輛雪糕車打造成「南瓜車」,在 10月18、19﹑25﹑26日(周五及六)晚和萬聖夜(31 日)限定現身銅鑼灣﹑尖沙咀及旺角街頭,結合萬聖節的元素與雪糕,增添香港應節氛圍及市民與旅客的打卡樂趣。旅發局更將在萬聖夜(10 月 31 日)晚上7至10時,於中環 8 號碼頭(近摩天輪)向市民及旅客免費派雪糕,送上一抹甜蜜驚喜。
除此以外,旅發局一站式平台的「哈囉威香港」推廣專頁經已出爐,一網盡錄全城萬聖節消費玩樂資訊,例如主題樂園及商場的節慶焦點活動﹑城中玩味景點推介等。方亦製作「哈囉威香港」宣傳短片,展現香港獨特的萬聖節氛圍和夜間魅力,加強推廣效果。
旅發局總幹事程鼎一表示,本港在每年10月萬聖節氣氛濃厚,城中各樣活動充滿特色,是吸引旅客訪港的魅力之一。旅發局今年繼續策劃「哈囉威香港」推廣,注入更多活力和創意,增添全城萬聖節氣氛,並精心製作香港深宵美食攻略及搜羅物超所值的餐飲優惠,冀為市民及旅客創造節日歡樂時光,同時刺激晚間消費。
國慶75周年︱香港首個大型海上水幕匯演10.18起一連兩日灣仔上演
為慶祝國慶75周年,藍星行動主辦「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灣仔水幕光影之旅 — 特色匯演暨嘉年華」,活動在10月18及19日,一連兩日於灣仔海濱花園WSP舉行,嘉年華會場超過10個免費遊戲攤位,亦有歌手及團體表演助慶。
市民可到藍星行動Facebook專頁登記索取門票或10月14日起於灣仔民政咨詢中心領取。3,000張門票將由主辦單位、政府部門於網上登記免費派發,另有600張門票將於現場登記處派發,詳情請留意藍星行動最新公布。
「灣仔水幕光影之旅暨特色匯演嘉年華」為香港開埠以來首個大型海上水幕匯演。水幕匯演由水幕噴泉、激光及音樂拉開序幕,並有火箭升空後幻化金龍重回祖國首都,遊覽中國各重點城市接受萬眾歡呼的情景,接著金龍來到香港灣仔,會合鳳凰,此刻將有實體巨型的飛龍及飛鳳在天盤旋,為祖國成立75周年送上龍鳳呈祥的真摰祝福。
而嘉年華會場內則設立超過10個免費遊戲攤位,例如有擲彩虹、射氣球、擲箭等,還有剪紙、古扇書畫、舞火龍體驗、DIY香囊國藝工作坊。活動適合親子一起玩耍,長幼共同體會及學習製作中國傳統工藝精品,大家更可以憑門票於不同攤位,完成最少3次體驗後會獲贈禮品1份。
另外,主舞台將按時上演的各類節目,10月18日開幕禮更有歌手現場演出與民同樂,演出歌手包括:龔柯允、海俊傑、關嘉敏及鄧禮迪;而10月19日由香港聲之動力藝術協會安排社區團隊歌唱演出等,兩天活動期間,灣仔區會派出社區演出團體進行各類歌舞獻技,藍星行動亦積極邀請更多演藝界朋友及交響樂團同場壓軸演出。
粵車南下|保安局:正商討延長蓮塘香園圍口岸開放時間 粵車南下先允機場停泊
立法會保安事務委員會(8日)開會,保安局交代陸路口岸的運作事宜及重建工程的最新進度。當局表示,目前特區政府正與深圳市政府共同全力推進皇崗口岸和沙頭角口岸重建項目,其中目標力爭於明年底基本完成新皇崗口岸聯檢大樓建設,而沙頭角口岸重建項目的可行性研究亦料於明年內完成。保安局透露,正與內地部委商討在蓮塘香園圍口岸實施「合作查驗、一次放行」的通關模式,以及討論延長開放時間。
舊關口地方限制多 未必符地方查驗
民建聯葛珮帆表示,剛過去的十一黃金周關口秩序井然,反映當局工作有成效,關注除皇崗口岸和沙頭角口岸外,其他口岸會否有推行「合作查驗、一次放行」的時間表。保安局局長鄧炳強表示,在一些舊關口如羅湖,其設計不是供合作查驗使用,地方限制比較多,但當局都想辦去改善,如蓮塘香園圍口岸地方較大有可能做合作查驗,當局正與內地相關部委商討中。
選委界吳傑莊關注當局會否用科技,進一步加強過境保安,如使用機械人去檢查旅客行李或車箱,甚至配合人工智能等數據協助處方工作。至於跨境車,他表示目前有兩地牌的車都需使用指定關口,舉例有朋友在內地乘飛機到深圳灣,但由於車牌所限必須經皇崗,「無端端要塞9個字至1個鐘去皇崗口岸」,當局可否與內地商討兩地牌可經就近的口岸過關,以促進大灣區融合發展。
研究大數據辨識高危物品或人士
鄧炳強表示使用科技協助過關是該局的工作重點,目前已使用360度無死角掃瞄,並已使用人工智能,當局更在研究一套貨物相關的大數據,希望進一步方便去辨識高危物品或人士作檢查。對於兩地牌,他表示要考慮到如可通過任何口岸,或令人流塞於某個關口而無法疏通,當局正研究如何平衡需要再推出新方案。
工聯會鄧家彪關注e通道目前7秒通關,未來可否再加快,甚至能否將香港與內地口岸結合,一次通關即可。他亦提到香港市道差,零售市場需提振,坊間有討論認為是港車北上所影響,關注有否可能容許深圳居民逢周日開車來港,提振香港經濟。
鄧炳強表示,日後推行「合作查驗、一次放行」,料需花20分鐘左右,已較每邊口岸過關需多次取出證件快很多。他表示已與內地討論推行「粵車南下」,未來會有先行計劃讓內地車開至機場停泊,這是第一步,其他安排細節需要逐步討論。
港澳跨境救護車演練大致暢順 醫衞局冀年內推行計劃
香港特區政府(8日)聯同澳門特區政府進行「大灣區跨境直通救護車試行計劃」演練,測試在模擬載送病人的情況下的救護車跨境安排,香港特區政府表示演練大致暢順,兩地相關部門會檢視流程,期望在今年內推出試行計劃。
昨日的演練主要是為測試跨境救護車來往澳門仁伯爵綜合醫院及香港指定醫院,即瑪嘉烈醫院的行車路線,以及救護車的出入境安排。指定的澳門跨境救護車從澳門仁伯爵綜合醫院出發,經港珠澳大橋到達瑪嘉烈醫院,最後經港珠澳大橋返回澳門仁伯爵綜合醫院。
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表示,試行計劃將先實行直通救護車由深圳和澳門的指定醫院載送病人到香港指定公立醫院的安排,繼香港特區政府聯同廣東省和深圳市政府於今年8月23日順利進行演練後,港澳兩地亦成功進行演練,進一步理順跨境直通救護車運送流程。
兩地特區政府會爭取盡快敲定指定澳門跨境救護車入境香港的長遠安排,而醫衞局亦正與澳門特區政府的相關部門商討落實跨境直通救護車上醫療物品及人員進入香港的具體細節。其中,在病人有臨床需要的情況下,澳門仁伯爵綜合醫院會派出醫護人員跟隨救護車運送病人到本港指定公立醫院。香港特區政府會確保相關醫生符合香港相關法例規定,使他們在入境香港後仍可繼續為救護車上的病人進行所需的醫療程序。
香港醫務委員會已根據《醫生註冊條例》(第161章)相關規定作出一項有限度註冊的公告,醫院管理局正為日後會在跨境直通救護車上提供支援的澳門醫生申請有限度註冊。
逾半異體骨髓移植病者現排斥 團體冀新藥減副作用
血癌及血液病症患者獲得脗合的骨髓移植可獲重生機會,但患者接受異基因骨髓移植後有機會出現急性或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及cGVHD),俗稱「排斥反應」,嚴重影響生活。為了解患者康復程度,香港骨髓移植復康會8月向患者進行問卷調查,約5成異基因骨髓移植受訪者出現移植物抗宿主病,其中約8成冀新藥有更少副作用並更快納入安全網。有曾接受骨髓移植的患者希望政府可以引入更多改善排斥的藥物,作針對性治療。
骨髓移植包括自體骨髓移植和異基因骨髓移植,其中異基因骨髓移植是指捐贈者為近親,包括兄弟姊妹、父母和子女,或非血緣人士。移植物抗宿主病是一種免疫反應,只會出現於異基因骨髓移植病人,是由捐贈者移植的組織所產生的淋巴細胞對抗接受者(即病人)的器官及組織導致。
髓康會在8月進行網上問卷調查,成功收回125份問卷。結果顯示,53%接受異基因骨髓移植的受訪者,多重器官出現不同程度的移植物抗宿主病,涉及皮膚、眼睛、口腔、肺部等。而「排斥」最影響生活的,依次為口腔、皮膚及肺部。
現有用藥物控制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受訪者中,81%表示眼睛的「排斥反應」仍影響日常生活。患者用藥後仍有機會出現副作用,最常見3項分別是水腫(61%)、血球減少(50%)、細菌或病毒感染而發燒(42%)。對於使用藥物方面的期望,81%有「排斥反應」的受訪者希望更少藥物副作用,74%希望新藥更快納入安全網,54%希望更有效控制多重器官排斥或器官纖維化。
淋巴癌患者:無抗排斥藥針對肺部
患者鄭嘉儀10年前證實患上淋巴癌,進行異基因骨髓移植後,出現移植物抗宿主病,包括口腔潰瘍、嚴重腹瀉和肺功能下降等,要服用抗排斥藥物治療。她指,現時並沒有抗排斥藥物針對處理肺部、肝、口腔和皮膚,醫生主要處方舒緩性藥物。她希望政府可以引入更多改善排斥藥物,作針對性治療,並增加資源以支援病人用藥。
髓康會主席梁嘉兒表示,患者一般期望藥物能更有效控制移植物抗宿主病,更希望未來的藥物可以減少副作用,並有更多新藥納入安全網。她表示,骨髓移植始終能給予病人重生機會,並呼籲公眾繼續登記捐贈骨髓,為病友帶來希望,拯救生命。
血液及血液腫瘤科醫生李國維指,臨床發現出現移植物抗宿主病時,患者有需要接受不同的藥物組合才可改善徵狀;在過去處理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患者時,很多因消化道不適引起嚴重的併發症,而且一般在接受骨髓移植後首3個月內出現,有部分人更因而死亡,幸而現時有更合適的藥物處理,大幅減低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