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法國豬肉到中國餐桌 / 減少塑料污染:這些商品已在法國消失
雙向奔赴,法國豬肉來到中國餐桌
中國海關總署5月7日發布消息稱,即日起,中國允許符合相關要求的法國豬源性蛋白飼料進口,擴大法國輸華豬肉產品清單至豬內臟。
此外,法國農業部同時確認,中國還同意將對法國家禽的禁運限制在已發現禽流感疫情的地區,可以繼續對華出口來自未暴發疫情的特定地區的家禽產品,而不是像過去那樣對法國全境範圍內的相關農產品實施禁令。
在中法兩國建交六十周年之際,兩國元首最新達成的《中法關於農業交流與合作的聯合聲明》中提到,中法兩國願持續加強農業食品合作,法方表示讚賞中方於2023年4月提出的「從法國農場到中國餐桌」全鏈條快速協同機制。對於此次兩國簽署農業貿易協議,尤其是關於豬肉制品的進口問題,法國廣播電台評論認為「這的確是中法兩國貿易中的重要一步」。
資料來源:歐洲時報、歐時大參
減少塑料污染:這些商品已在法國消失
法國BFM新聞台報道,面對堆積如山的垃圾,歐盟和法國近年來要求減少塑料污染。
自2016年7月起,法國開始禁止商家使用一次性塑料袋,旨在減少塑料污染。在餐飲行業,自2020年1月起,一次性塑料袋、杯子和盤子已經被禁止上架銷售。於2020年頒布的《反浪費及循環經濟法》規定,到2040年將逐步淘汰所有一次性塑料包裝。
對於果蔬包裝,自2022年1月起,禁止生產可氧化降解的塑料包裝和禁止對小於1.5千克的新鮮果蔬的塑料包裝使用,同時茶葉和花草茶包也不得再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裝出售。
此外,自2023年4月23日起,在購物中心、香水店和化妝品店,賣家將不再默認免費贈送樣品給顧客,除非顧客提出要求。
從2023年8月1日起,法國的商店和超市將不再系統地為顧客打印收據。與此同時,電商和零售商也在逐漸轉向數字通信,停止印刷傳單和目錄,以減少成本並適應新的消費模式。
資料來源:歐洲時報、歐時大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