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覺病症、走路不穩… 60歲確診失智症

「從不知道,我會失智。」67歲的華姨(化名)述說病情,但仍掛著微笑,彷彿失智症和一般感冒沒什麼不同。

華姨年輕時創立貿易公司,一直是女強人的她,卻在60歲時出現視覺變化、走路不穩,確診「年輕型失智症」。她曾因此哭泣,幸在親友及醫師支持下留在職場,以通話代替電郵(e-mail)往來,維持公司運作,也延緩認知功能退化。

受訪當天,華姨親自在公司迎接記者,衣著典雅、待人熱情,看不出是失智者。兩個女兒也在公司上班,小女兒薇薇陪同受訪,母女一搭一唱、不時互相揶揄,讓採訪氛圍輕鬆許多。

●視覺症狀 突然不會看信

「我算是發現得早。」華姨是拚命三郎,整天都在想公司營運,甚至放筆記本在床頭,半夜想到什麼就起床記下。七年前,最支持她的父親過世,她大受打擊整天哭,哭到女兒覺得不對勁,強迫她就醫。

其實華姨之前就出現視覺症狀,下樓無法判斷階梯深度和寬度,突然不會看平面圖,讀字會跳行,除了影響業務e-mail往來,身兼數職的她只要討論複雜事情就頭腦昏脹,「像有一片雲遮住腦袋。」

起初家人以為是白內障,後來又覺得可能是肢體障礙,在台灣長庚醫院詳細檢查,確認為初期年輕型失智症。薇薇說,過去只知道長輩老了會講不通,因為媽媽才知失智症類型很多,視覺變化也是症狀之一。

●留在職場 延緩認知退化

華姨坦言,她在人前笑咪咪,其實心裡難過,至今還無法接受失智。但幸運的是,家人全力支持,除了藥物治療外,林口長庚失智症科主治醫師徐榮隆也鼓勵她留在職場、多與他人互動,有助延緩認知功能退化。

「很多人鼓勵我,我不可以讓自己Go down(退步)。 」華姨說,她靠著職務調整,善用能力工作,例如她無法做文書作業,但可和廠商通話聊天、維持關係,偶爾也可進會議室聽員工開會或做業務報告。

在家裡,簡單的家務洗衣、煮飯等她都能做,雖然動作慢了點,但家人很體諒,是她的「善後大隊」。她也開始學氣功,定期中醫針灸,補充蛋白質維持營養均衡,另也不排斥偶爾食用椰子油及薑黃輔助。薇薇說,全家都會提醒媽媽要聽醫囑用藥,至今保持得不錯,盼有一天能參加新藥臨床試驗。

●「眼睛不好」是求助絕招

但出門在外還是會遇到狀況,例如突然迷路、過馬路走不了直線、看不清公車招牌,或去店裡買麵包時,夾不到麵包等。她曾在德國捷運等電梯時,被老太太罵「好手好腳為何占用電梯?」讓她很受傷。

不過,華姨也想了不少絕招,例如向旁人求助時,先說「不好意思我眼睛不好」,大家幾乎都會幫忙。若發現迷路了,就到街口舉手叫計程車,讓計程車載她回家或回公司。

「我很幸運,有家人陪著我,讓我不孤單。」華姨說,現在保持心情愉快,情緒不好,就看書轉換心情。不過她笑說,現在很容易忘事,有時也忘了在氣什麼,「就算啦!還能避免情緒傷害腦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