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保健】血管決定你的老化速度 揭秘中老年人必知的血管保養秘訣

朋友們,當你照鏡子時,看到的是眼角的細紋,鬢角的白髮;可你知道嗎?你身體裡真正的「老化」其實悄悄藏在你的血管裡。

今天,我們來聊一聊一項最新的科學發現——你的血管,尤其是血管內壁的內皮細胞,正是許多致命性和慢性疾病的「起點」。

Veins and Arteries: Facts About Our Blood Vessels | Live Science

心血管疾病,是導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佔總死亡率的約1/3。雖然大家普遍認同心臟疾病對死亡率的影響,但血管在致命疾病中的作用卻鮮為人知。

實際上,心臟缺血並非心臟疾病,而是由血管問題引起的心臟損傷;同樣,缺血性中風也是由血管疾病引發的腦部損傷。

然而,大多數人仍然將心臟病發作和中風視為心臟和腦部疾病。事實上,血管幾乎與所有重大危及生命的疾病息息相關。

例如,腫瘤的生長依賴血管的形成,而腫瘤的轉移過程在很大程度上依賴腫瘤與血管的相互作用。子癇前症是最危險且最常見的妊娠併發症,其致病原因在於妊娠期血管分化的失調。

2024年9月5日,德國海德堡大學的歐洲血管科學中心與韓國科學與技術高等研究院在著名期刊《細胞》發表了一篇研究文章,提出血管內皮細胞在血液流通與健康老化的關鍵作用。

這篇論文指出,血管內皮細胞不僅影響血液的通暢,在老化過程中也扮演重要角色。

這聽起來似乎有些遙遠,但相信我,接下來的內容會讓你對自己的身體有全新的體會。讓我們來解開這個血管健康背後的故事,看看它是如何影響到每位中老年朋友的生活品質。

血管內皮細胞:你的身體“水管工”

我們可以把血管想像成一個運輸網絡,而血管內皮細胞就是維持這個網絡運作的「水管工」。它們不只是被動地「看管」血管,反而是身體裡最忙碌的「指揮家」之一。

它們就像一個聰明的“交通管理員”,保證營養物質和激素在正確的時間被送到正確的地方,同時避免紊亂或過量運輸對身體造成傷害。

內皮細胞也透過釋放特殊的訊號分子(稱為「血管因子」),指揮器官的發育、再生和修復。

例如,在胚胎階段,血管內皮細胞會透過分泌訊號分子,控制肝臟和胰臟的早期形成。這種訊號的「指導作用」讓器官能正確發育。

此外,內皮細胞也透過分泌分子、調控脂肪代謝、以及與脂肪細胞的交流來維持全身的代謝平衡。例如,在肥胖等代謝疾病中,內皮細胞的功能會失調。

如果內皮細胞健康,你的血液就會像高速公路上暢通無阻的車輛;如果內皮細胞受損,這些“車”就會堵在路上,甚至發生“交通事故”,引發各種各樣的問題。

接下來,我們來深入探討一下,這些「交通事故」是如何導致常見的疾病的。

1. 缺血性腦中風:腦部的“斷電事故”

當血管內皮細胞受損時,血液在血管中流動的通暢性會受到影響,血液中的「垃圾」(脂質、血小板等)就會沉積在血管壁上,逐漸形成斑塊。

這些斑塊可能會堵塞大腦中的血管,導致大腦的某個部分缺氧,就像是家裡的電線被切斷,某個房間突然停電一樣。這就是「缺血性腦中風」。

科學研究表明,內皮細胞的健康狀態與腦中風的發生有密切關聯。

當內皮細胞的抗凝血功能失效時,血液中的血小板就會互相沾黏,形成血栓。而一旦這些血栓進入大腦,阻斷供血,就會引發中風。

對中老年人來說,這種風險尤其高,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血管變得越來越脆弱,內皮細胞也逐漸失去原有的功能。

2. 阿茲海默症:血管健康與大腦健康密不可分

說到阿茲海默症,很多人認為它是由遺傳或神經系統退化引起的,但你可能不知道,血管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大腦是對氧氣和營養需求極高的器官,而這些都依賴健康的血管網絡。當血管內皮細胞功能受損時,大腦無法得到足夠的氧氣和營養,導致神經元受損,記憶力逐漸衰退,最終引發阿茲海默症。

大腦就像一片需要灌溉的花園,而血管是灌溉系統。如果血管出了問題,大腦中的神經元就會逐漸失去活力。這也是為什麼近年來科學家越來越重視透過保持血管健康來預防和延緩阿茲海默症的發生。

3. 動脈粥狀硬化:血管中的“垃圾堆積”

動脈粥狀硬化是許多中老年朋友面臨的一大問題。它的形成就像是在血管裡「堆積垃圾」。最初,血管內皮細胞受損,小量的膽固醇顆粒便會附著在受損的部位,慢慢地,這些膽固醇越來越多,形成粥樣斑塊,堵塞血管。

這些斑塊會讓血管變窄,導致血流不暢,嚴重時甚至完全阻塞。斑塊的形成過程通常始於脂質的沉積,隨後血小板在損傷部位聚集,最終形成堅硬的粥狀硬化斑塊,阻礙血液流動。這不僅會增加中風和心臟病的風險,還會導致許多其他的併發症。

海德堡大學的研究特別強調,內皮細胞的發炎反應是動脈粥狀硬化的核心。因此,保持內皮細胞的抗發炎功能,對於預防動脈粥狀硬化至關重要。

4. 高血壓:血管的「管道壓力」問題

高血壓是另一個與血管密切相關的健康問題。

內皮細胞會分泌一氧化氮(NO)等物質來擴張血管、降低血壓,但當內皮細胞受損時,這種擴張能力會下降,血管變得僵硬,血壓自然就升高了。

想像一下,血液在血管中流動就像水流在管道中流動,而高血壓就好比是管道內的水壓變得非常高,如果管道本身品質不好,壓力一大,破裂的風險就會增加。

同樣,高血壓不僅會對心臟和血管造成壓力,還可能損害腎臟和眼睛等重要器官。高血壓對腎臟的損害主要表現為腎絲球的血管受損,導致腎功能減退,嚴重時可能引發腎衰竭。而高血壓對眼睛的影響則可能導致視網膜血管的損傷,造成視力模糊,甚至失明。

5. 糖尿病:糖分過高對血管的“腐蝕”

糖尿病患者的血糖過高,就像血液中漂浮著過多的糖粒子,這些糖粒子會傷害血管內皮細胞,使它們變得脆弱、不再具備原有的屏障功能。這種受損的血管內皮細胞會導致血管炎症,影響全身的血液供應。

糖尿病的併發症,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和糖尿病足,都是因為血管供血受損所造成的。

可以說,血管內皮細胞的健康狀況決定了糖尿病的併發症是否會發生,以及這些併發症的嚴重程度。

6. 癌症:血管助長腫瘤的“營養輸送線”

癌症的生長也離不開血管。在腫瘤生長的早期,它需要大量的氧氣和營養,而這些都透過新生的血管來獲得。

內皮細胞在腫瘤生長的過程中被腫瘤細胞利用,形成新生血管,為腫瘤提供持續的營養和氧氣。

這就像是一座城市中的“非法供電系統”,腫瘤通過誘導內皮細胞形成新血管,並不斷“偷取”身體的營養。對抗癌症的一個重要策略是「切斷」腫瘤的這種供給線,即透過抑制血管生成來遏制腫瘤的擴散。

血管內皮細胞是老化的關鍵標靶

研究指出,內皮細胞不僅與各類重大疾病息息相關,也與老化過程本身緊密相連。

隨著年齡增長,血管密度會下降,不同器官受影響的程度也不一樣。這意味著,某些器官可能會因為血液供應不足而功能受損,例如心臟、大腦和腎臟。

血管內皮細胞也會隨年齡增長,逐漸失去原有的功能,如分泌抗氧化因子和抗發炎因子,這使得血管變得脆弱,血流不暢,進而影響全身的器官功能。

這就像是管道網絡,年久失修,慢慢生鏽,水流越來越小,甚至有的地方完全堵塞。我們看到的老化現象,如皮膚鬆弛、記憶力下降、體力衰退,其實都可以追溯到這些血管內皮細胞的衰退。

老化的內皮細胞會分泌更多發炎因子,導致全身發炎狀態(俗稱「發炎性老化」)。抑制這些發炎訊號,可以改善認知能力,說明這是可以逆轉的。

此外,內皮細胞控制著許多關鍵的代謝過程。隨著它們的衰老,這些過程可能失調。例如:

腎臟:老化的內皮細胞會促進腎絲球病變的發生。

心臟:內皮細胞功能異常會影響心臟神經網絡,進而導致心臟功能退化。

骨髓:老化的內皮細胞無法支持造血幹細胞的活力,影響血液的再生能力。

所以說,維持內皮細胞的健康,是我們延緩老化、維持身體活力的關鍵。

研究人員指出,一些簡單的生活方式改變,如堅持適度的有氧運動(如快走、游泳或騎自行車)、健康飲食(減少加工食品和高鹽食物的攝取),特別是多攝取富含多酚抗氧化物的食物(如綠茶、藤茶、藍莓、堅果、橄欖油),都能有效改善內皮細胞的功能,幫助我們遠離這些疾病的威脅。

從血管開始,守護健康

朋友們,血管健康不只是心臟的問題,它決定著我們的大腦、眼睛、腎臟,甚至每個器官的健康。無論是缺血性中風、阿茲海默症、動脈粥狀硬化,或是糖尿病、高血壓,血管內皮細胞都在這些疾病的背後扮演了至關重要的角色。

老化從血管開始,但我們也可以從血管著手,重新掌握健康的主動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