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氣養生】今日立冬 提醒中老年人:1不避,2不治,3不忌,為入冬做準備
霜降已過,11月7日冬季至:如何健康度過這個寒冷的季節
隨著霜降節氣的結束,秋高氣爽的日子漸行漸遠,取而代之的是氣溫的逐漸下降和晝夜溫差的增大。在一些北方地區,甚至已經開始飄起了雪花。儘管冬天尚未正式到來,但這份寒冷足以讓人感受到它的威力。
冬季,一個銀裝素裹、白雪皚皚的季節,雖然美麗,卻也是一個相對難熬的季節。寒風凜冽,冰天雪地,這些自然環境的惡劣變化對人們的健康和生活帶來了許多挑戰。特別是對於那些體質較弱的中老年人來說,冬天的到來往往意味著更艱難的日子。
然而,老一輩卻有著豐富的經驗來應付冬季的挑戰。他們知道,在霜降前後開始調整生活飲食,可以為身體打下堅實的基礎,幫助自己更能度過冬天。以下是從現在到立冬期間,為中老年人提供的三個建議:1不避,2不治,3不忌。
1不避:避免挨凍
民間有句俗語:「春摀秋凍」。初秋時節,適當讓身體承受一些寒冷,可以增強身體的抗凍能力。但現在已是暮秋,天氣寒冷,對於體質較弱或身體偏寒的人來說,挨凍可能會引發風寒感冒,康復週期長,甚至可能延續到立冬之後。因此,該加衣服時就要及時加衣,避免一味挨凍。
2不治:小病要及時治療
秋冬季節氣候乾燥寒冷,病毒細菌活躍,容易引發感冒、發燒等症狀。有人認為這是小病,無需吃藥,只需多喝水即可自癒。然而,對於體質較弱的人來說,不及時治療可能會加重病情,甚至引發更嚴重的疾病如肺炎、氣喘等。因此,一旦出現感冒發燒症狀,應及時就醫藥治療。
3不忌:注意飲食和心情調節
首先,要避免辛辣寒涼的食物。秋冬季節嗓子乾、咳嗽等問題頻繁,如果再加上平常喝水少且喜歡吃辛辣刺激的食物,症狀會加劇。同時,寒涼食物也盡量少吃,以免刺激腸胃造成腹痛、腹瀉等問題。
其次,要避免盲目食補。進補固然重要,但不能盲目進行。身體健康的人只需保持正常的一日三餐飲食,多吃蔬菜和優質蛋白質即可。過度進補反而可能適得其反。
最後,要避免心情鬱悶。秋冬季節花草樹木凋零,萬物蕭瑟,容易讓人產生淒涼感。此時要保持愉悅的心情,學習接受四季變換的自然規律,以更好的心態面對生活。
冬季雖然寒冷難熬,但只要做好生活飲食調整和心情調節等方面的工作,就能更好地度過這個季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