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保健】常腰痛的人要看看腳 病根可能在這裡

人到中年,很多人出現了腰腿疼痛。有人認為,這是身體「零件」已經用久了磨損所致。

雖然說這種說法有一定道理,但我們不能因此忽略一個更常見、更嚴重的致病因素──足弓塌陷。

足弓塌陷易致腰痛

先前,一篇發表於國際醫學期刊的文章顯示,低足弓(扁平足)患者中腰痛盛行率為65.9%,其中51.6% 患有急性腰背痛,48.4%患有慢性下背痛。它使急性腰背痛增加 3.28 倍,慢性腰背痛增加4.5倍。

之所以足弓塌陷會導致遠處的腰椎出現問題,是因為我們的足部,原本就承擔著非常重要的支撐作用。

而一旦足弓塌陷,支撐作用減弱,身體各關節的受力狀況也會改變,從足踝→膝關節→腰椎→頸椎都會「變形」。

長此以往,關節磨損、肌肉過度牽拉,疼痛自然找上門。

自測足弓是否塌陷:

1.把腳底沾濕踩A4白紙上:足印的中間部位應該沾水比較少,如果中間部分和腳跟一樣寬,表示足弓已經塌到地面了。

2.站立時彎腰,把手指從足弓插進去。如果連一個食指都插不進去的話,就表示你的足弓已經塌陷了。

3.觀察足跟及鞋跟磨損:站在地板上,從後面觀察足跟,足跟如果往外側翻轉,並且鞋跟內側有磨損,說明後足外翻比較嚴重,基本上已經是扁平足的表現了。

足弓塌陷,不一定是天生的!

扁平足有天生的,也有後天出現的。

如果某人坐著沒足弓,站起來也沒足弓,這種屬於天生的扁平足。

如果某人坐著有足弓,站起來足弓不見了,這種就屬於後天生成的扁平足,也就是功能性扁平足。

功能性扁平足多是因為體重過大,日常的姿勢體態不佳(如總愛單肩背包),運動不當、穿鞋錯誤(如愛穿高跟鞋、軟底鞋)等因素導致。

對於後天生成的扁平足,常做下列三個動作有預防和恢復效果——

抓毛巾訓練

人取坐位,退去襪子,將毛巾放在地上,用腳趾將其近期、放下,如此反覆練習,每隻腳做20次,5組/天。

提踵訓練

腳尖踩地,腳跟站起來,維持一段時間,一組20次,5組/天。

做弓箭步拉伸

靠牆輔助穩定,拉伸側(右腳為例)後伸一步,保持後跟踩實地膝蓋伸直,重心前移靠近牆壁,感受後側小腿拉伸,每次保持30秒,左右各3組/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