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雜誌交友建議

作者:丁健峰

他在小時候,只會笑和哭的時候,便認識到一位好友。這是父母無心插柳的安排,後來他們才透過醫學雜誌知道,讓他提早與這朋友相識,是有助孩子身心發展的。孩子會因此學懂觀察,認識五官,從而在內心塑造出對自己的概念,有助性格全面的形成。

成長了一點,他懂得聊天和跟同學相處。這時侯的他仍然不願離棄這朋友,在家裏,或在外面,一有機會便與友人相視而笑。他的性格已漸露雛形,這位朋友更讓他知道,他有點聰明,有點可塑性,有點前途,讓他每天建立自信心。

漸漸發現,醫學雜誌的理論真確性甚高,他的性格與自信比其他孩子來得鞏固有力。所以在孩童時期,青春期,大部份時間,他都是展露笑容的。直到踏入社會,他的笑容開始減少,有時面無表情,有時以淚洗面,那朋友跟他自己也不禁被嚇到。

因為工作上太多事情讓他分心,他跟那位朋友相處的時間越來越少,生活也出現了一些變化,覺得對自己越來越不熟悉。他打算查問那位從小認識的朋友,尋找答案。

他來到在鏡子前,專心凝望,見到自己的樣子變了,眼神裏的光采消失不見,笑容需要用力經營。

多年來的演變,好友足本見證,由每日相見談心,到每朝例牌問候,受到冷淡對待,好友照單全收,但不說話,未曾離棄。如果他還是跟兒時一樣喜歡照鏡,或者便能把每天的模樣看清楚,不會變成一個自己也陌生的人了。

「每個人也需要一面鏡子,它是你一輩子的好友,會把你的優點、缺點、變化,毫不修飾地告訴你。」某年某月某一期的醫學雜誌寫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