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 Lisa』s Journal:口罩與皮膚問題(上)

開欄語:

陳筠華醫生 Dr Lisa Chan {歐華綜覽}網站邀請,在[博者專欄]Dr Lisa』s Journal提供她個人網站有關醫學美學的文章, 和讀者分享, 並且可以回答讀者詢問的有關問題,讀者可以透過我們和作者聯絡。

最近新型肺炎(武漢肺炎)襲港,疫情肆虐,口罩成了基本的社交禮儀。口罩具有阻隔液體與飛沫微粒通過的功能,能有助預防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因此是這個非常時期的必需品。

不管是外科手術口罩、N95醫用口罩、抑或是工業用的防毒面罩,長時間戴著口罩,都會產生不舒服的感覺。陳筠華醫生和大家分享戴口罩時註意的皮膚護理,以及常見的皮膚問題。

在2002年至2004年間,有不少有關口罩和皮膚問題的研究。當中,新加坡醫生 Foo et al.在他團隊的研究報告指,35.5% 參與了研究的醫護人員,在用N95口罩後出現不同的皮膚問題。他們當中,59.6%長了比以前多暗瘡,51.4%有皮膚痕癢,35.8%有面部紅疹的問題。除此之外,皮膚敏感和玫瑰痤瘡發作,也是常遇到用口罩後出現的皮膚問題。

(1) 接觸性皮膚炎 / 皮膚敏感 - 濕疹患者也建議用醫學口罩

醫用口罩有三層,最外層是防水層,中間那一層是可以阻擋病菌的屏障,而內層則吸收口部和鼻部發出的濕氣和水份。口罩的材質一般以不織布為主,而不織布 (non woven material) ,又稱纖維,其原料常含聚丙烯(Polypropylene),簡稱PP。或是聚乙烯(Polyethylene),簡稱PE。此外,口罩也包含防腐劑(如 Quaternium-15 季銨鹽、dibromodicyanobutane 二溴二氰基丁烷)和可以釋放甲醛的乙烯尿酸(Ethylene urea)、三聚氰胺-甲醛樹脂(Melamine),甚至是口罩耳繩的橡膠(Thiuram)等,這些都可以引致接觸性皮膚炎 (allergic contact dermatitis)。

口罩造成的皮膚敏感,會使接觸到口罩層面的皮膚紅、乾、搔癢、腫脹、甚至有滲出物或水泡等現象。 當口罩的纖維材質和皮膚磨擦時,皮膚紅腫情況會變本加厲。而甲醛也有機會使口罩不覆蓋的地方,例如眼皮,變得腫脹紅癢。對耳繩的橡膠敏感的患者,則會有耳部皮膚發紅發腫的情況。

由於棉質口罩並不能有效阻隔病菌,所以就算是濕疹患者,若要在現時肺炎疫癥期間外出,也請選用醫學口罩,但未必需要用N95。黑色口罩,由於甲醛含量比普通醫用口罩高,所以也不適用於敏感皮膚的人士(而且也要檢查清楚口罩等級是否達到醫學口罩的程度)。若是對耳繩的橡膠敏感的人士,可以把紗布分隔在耳繩和耳朵皮膚中間,或者選擇非橡膠物質的綁帶式口罩,但也要小心綁帶過長容易沾到灰塵和病菌。

反而,皮膚敏感的人士可以減少外出,若工作許可,多留在家,減少使用口罩的時間(以六小時以內為妙)。若是工作不許可,外出戴口罩時,也減少談話次數和大幅的嘴部動作,以減少口罩和皮膚磨擦的機會。

嚴重皮膚敏感人士,需要依醫生指示,在患處塗上類固醇藥膏。使用口罩前,塗上含油份的潤膚藥膏,也有助阻隔口罩的致敏物質進入皮膚。

(2) 暗瘡 / 環口性皮膚炎 - 化妝品小心選擇

長時間佩戴口罩,容易使油脂堵塞毛孔,暗瘡菌(Propionibacterium Acnes)滋生,形成暗瘡,或惡化環口性皮膚炎。

除了建議減少佩戴口罩的時間外,容易長暗瘡的人士,應該做好日常洗面及保濕,在使用口罩前也可以用面油紙吸面油。選擇潤膚霜的時候,由於口罩能減少覆蓋位置皮膚水份的流失,油性皮膚人士不需要使用滋潤度過高的潤膚霜、BB cream 甚至氣墊粉餅,化妝可免則免,若不能不化妝,也最好以蜜粉或粉餅定妝,除去濕潤感重的底妝,也應該避免厚妝。事實上,若面部太濕潤,也會破壞口罩的過濾層,不能有效阻擋病菌。

若有暗瘡問題應盡早醫治,不要自行擠壓或針清暗瘡位置,以免留疤。醫生有機會處方抗生素、 A酸、蟎蟲藥、又或者以光學治療暗瘡。

作者簡介:

 

陳筠華醫生

香港中文大學內外全科醫學士、卡迪夫大學實用皮膚學碩士、倫敦瑪麗女王大學皮膚學深造文憑、卡迪夫大學實用皮膚科深造文憑、香港中文大學內科醫學文憑、悉尼大學兒科文憑。英國卡迪夫大學醫學院擔任導師及閱卷員、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賽馬會公共衛生及基層醫療學院名譽臨牀導師 (Honorary clinical tutor)2019年英思卡亞洲年會講者、亞洲醫療專家學院及國際醫學美容協會主辦的基礎醫學美容證書課程 2019 導師、2020年英思卡巴黎國際年會 (International Master Course on Aging Science World Congress) 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