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微刺繡天地

刺繡經历了2000多年的历史,仍然有著她特殊的生命力和魅力。 那個年代裡,很多年輕人,坐下來一繡就是一生。

1958年出生的趙紅育,年僅15歲懵懵懂懂的年紀,就進入了中華繡品廠技校,師從無錫著名刺繡老藝人華慧貞,三年的刺繡學習,跟著三年創作室工作時光,與設計師、畫師、機繡打樣師傅共事,聰慧又勤奮的小姑娘收獲滿滿,針法、配色、構圖、色彩……包羅萬象,就此她黏上了刺繡,半個世紀走過,不曾放手。

1979年,趙紅育更上一層樓,來到了一個更好的刺繡行業平臺:無錫市工藝美術研究所,與華師傅和師姐一起,她們成為了所裡的第一批員工,專門從事錫繡的創作和研究,有領導的支持,她們如魚得水,用掌握的技藝嘗試實現各種大膽的心願。為追求錫繡的特色發展,他們組成專題組,根據唐代蘇鶚著《杜陽雜編》卷中的文字記載,共同研創微細型刺繡。經過繡稿設計師和刺繡藝人的共同努力,他們把一根絲線分到七十多份甚至一百多份,一根針縮到十分之一,面料密到200多目,最終完成了20厘米見方、由700餘個經文文字組成衣紋的《觀音》和直徑僅10厘米、有百餘個篆體壽字繡入袍服的雙面繡《百壽圖》。這些繡品卷幅微小、繡紋精細,技藝風格堪稱精巧微細,故名為「精微繡」。她們要做複刻與複現,卻「不小心」超越了經典。「我們的作品雖然很小,但是你反而能看到更細節的東西」,趙紅育說,「你遠看的時候,會覺得這個作品很美很精巧,但是精巧在哪裡說不上來,但是你可以拿放大鏡再看,每個人物的神情、衣袖,逼真、細膩。」 趙紅育也因此在多年後成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蘇繡(無錫精微繡)代表性傳承人。

趙紅育是一個悟性極高、十分聰慧好學的人。年輕時的她在工作之餘,從未停止過學習的腳步:素描基礎、書法、國畫、油畫、水彩、水粉,一一收入囊中,尤其是對傳統刺繡幫助最大的白描,國畫、工筆重彩,特別花心思,就這樣,一路學習、一路提升;日常工作、學習中抓住各種機遇,看到新的針法,馬上取出小本本,記錄下來,加以琢磨消化,轉化為自己的技藝。擁有了這些法寶,她的創新自然就會層出不窮,繼精微繡之後,馬鬃繡是另一個品種:這一建立在「切馬鬃」基礎上的刺繡技法,用馬鬃代替絲線,繡出的作品古樸典雅,線條挺拔,作品《八十七神仙卷》入選全國展覽,並編入《蘇繡精粹》書中;還有雙面精微繡、異色異圖聲光精微繡、發繡長卷等等,每一次都有留下驚豔同行的作品,獲得榮譽無數。

趙紅育是幸運的,一路走來,有領導的支持,伯樂的提攜,更有政府的關愛,即便在90年代中後期,當行業步入低穀,小家生活拮據的時期,她也很快從困境中走出來了。自然,這與她早年的積累,即便成為行業的「領頭羊」,也一如既往腳踏實地做人做事,對刺繡事業的「永不言棄」的處事態度是分不開的。

如今,早已過了退休年齡的趙紅育仍然忙得不亦樂乎,她守著自己的工作室,全心培養一批徒弟。她不希望有一天這門技藝也成為博物館裡的藝術品:只剩下文字介紹。最大的欣慰,是這幾年,在自己的徒弟們中,多次有人獲得江蘇刺繡競賽的冠軍或名列前茅。時代在飛速發展,趙紅育的心願依舊:願這些年輕人,也能被刺繡的美深深吸引,在這片小小的天地裡,坐下來,一繡就是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