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鈿漆器一家子

未經允許,謝絕轉載:羅莘


位於黃河流域的山西稷山縣,擁有历史悠久的螺鈿漆器文化,而這門技藝的國家級非遺傳承人李愛珍的一家子,個個都是行家裡手:「從前為生活受之苦,而今因苦得之樂。做漆,如做人。做漆之路,從我而引;做漆之源,因我婆婆媽劉蘭菊而起。一引一起,有了頭,便開了花、結了果,這就是緣吧!」

疫情期間,我們聯繫到李愛珍大師,「李老師最近身體不大好,我來給你們講吧!我們一家人都是螺鈿漆器的傳承人!」原本李愛珍老師的電話採訪,電話那頭傳來馬貴堂老師的聲音,熱情地給我們介紹起一家人傳承技藝的故事。

李愛珍1957年出生在稷山縣城關鎮桐下邨,15歲就沒了媽媽,跟著父親長大,還要幫忙照顧兩個弟弟,日子過得很艱苦。1976年高中畢業後,就進入稷山縣工藝美術社開始學習螺鈿技藝。初嘗到其中的「苦」:磨螺鈿磨到手指流血;裁切螺鈿被刀磨出一個又一個血泡;粘貼螺鈿弄得手上臉上都是漆,手指腫得像胡蘿卜無法握拳、臉腫得眼睛剩下一條縫,奇癢難忍…… 想過放棄,但最終還是挺過來了,鑽進去了,制作技藝也逐步提高。

1980年,李愛珍嫁給了同縣城馬家巷邨在部隊服役的馬貴堂,成為隨軍家屬。不久年僅30歲的連長老公退役轉業回到地方機關上班,隨著孩子的出生,小家庭不斷壯大。當李愛珍來到離縣城20華裡的鄉下婆婆劉蘭菊家迎接兒子出生時,意外地發現,這位飽經生活風霜的老人不旦性格頑強、還手藝出眾:能對螺鈿漆器的工藝講得頭頭是道!她將知道的工藝口訣傾囊交給兒媳,如開門開窗、做錦貼花、上金下螺、紅花綠葉等等,雖然不是工藝美術廠的「科班」叫法,但很多原理做法卻有異曲同工之妙!婆婆年輕時曾經跟著父親割漆、學習漆木工藝,在木質家具上鑲嵌海螺皮,這套民間藝人的實踐經驗無疑是對工藝美術廠師傅們工藝的一個最佳補充,為李愛珍已掌握的螺鈿技藝錦上添花。

百子图玉壶春瓶

帶著兒子回到縣城的李愛珍很快感受到四口之家的生活壓力,她重拾舊業,繼續螺鈿制作。起初,妻子不管不顧,埋頭開發工藝、制作產品,卻出來了一大堆廢品!做到自己心力憔悴、嚎啕大哭。好在後來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工藝美術師傅的精心調教和自己的刻苦鑽研,終於獲得了成功,也收獲了丈夫的全力支持:兩人一起鑽研螺鈿漆器技法,工作和照顧好家務之餘就趕緊投入到螺鈿漆器研究中,丈夫給妻子打下手、當助手,一做就是數十年。

1986年,在丈夫和有關單位的鼎力支持下,李愛珍一咬牙一跺腳,招了幾個年輕徒弟,擠在一個狹小的空間裡,下海辦起了稷山螺鈿漆器研究中心。馬貴堂永遠不會忘記初創時期的艱難,有時為了開發一種新的工藝,夫妻兩起早貪黑,通宵達旦,經历無數次的失敗再失敗,累了困了,用辣椒或白酒來提神……這樣的苦日子堅持到孩子都長大成人,改革開放,螺鈿漆器後來一步步申報成為國家級非遺項目,當得到這一消息時,夫妻倆激動得留下了熱淚:成功的幸福太來之不易了!

他們堅持精益求精,制作的螺鈿漆器堅持延用天然大漆、螺鈿、金銀等材料。工序主要有胎型設計、制作、灰制、打磨胎體、刷漆入陰、設計、畫刻圖案、彫刻鈿片、鑲嵌螺鈿、反複髹漆、水中打磨、扣刻圖案、手工推光等百餘道。在圖案上,多採用民間傳說、故事小說中的情節以及花鳥、名人書法等作為題材,在總結、完善古人傳統技法和圖案的同時,摸索創新發展。

李愛珍還說服大專畢業後的女兒馬靜加入到螺鈿漆器傳承的行列中,20多年了,她繼承了母親的技藝,還推陳出新,在螺鈿裁刻上有著自己獨到的創意,作品受到國內外同行的稱贊,也成為該非遺項目的省級傳承人。

這一家三代用辛勤的汗水不斷澆灌著國家級非遺稷山螺鈿漆器髹飾技藝,使其得到傳授傳承、發展創新,書寫著新時代動人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