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載,與面人相伴

作者:羅莘


她六歲開始學藝,十五歲斬獲國際大獎,與面人相伴七十載,是北京「面人郎」的第二代,面塑藝術的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面塑俗稱「面人兒」、「江米人兒」,據說它的淵源可以追溯到戰國時期的「俑」和漢朝的「傀儡」。宋朝的《東京夢華錄》裡有最早的文字記載,人們在寒食節前用面捏成燕子形狀來紀念春秋時期的一位忠臣介子推。

提起面塑藝術,郎志麗老師一口純正的京腔,娓娓道來:舊時逢年過節,民間傳統習俗在家用糯米粉或者面粉捏一些面饃兒,有貓啊、狗啊、兔啊,吉祥物甚麼的,後來發展成給孩子做滿月、紅白喜事等。那時候的人們就是為了吃,這些面食既好吃又好看,還蘊藏著祈福納祥的美好心願。慢慢地,集市上就有了這麼一群人,他們帶著捏好的各種人物動物在街頭叫賣,面人,就這樣成為了一門養家糊口的街頭手藝。

郎志麗的父親,人稱「面人郎」的郎紹安,就是這門手藝的代表人物。起初,家境貧窮的郎紹安靠賣臭豆腐和半空兒(比較癟的花生)養家糊口。在做小生意時,碰到白塔寺的一個小攤天天圍得裡三層外三層,好奇地擠進去一看,在做面人。越看越喜歡,天天看,不時給攤子的師傅端茶送飯。這就是他後來的面人師傅趙闊明。

學會手藝的郎紹安帶著一家四口,靠著面人手藝,過上了流浪生活,生意好就在城裡,生意不好就去遠點的地方謀出路,東北、遼寧、綏遠、豐鎮、包頭,或者更遠,有錢就坐兩站火車,沒錢就走著,一路走一路賣。那個艱苦的年代,糧食少,一家人一起節約口糧,才能省出一點面給父親過蘿,把最精細的面粉留下來做面人。盡管捏出來的小人和動物很是精致耐看,但是,生意仍然不好做,唯有過年是一年中小旺季,廠甸廟會,一早就去了,家人揉面,父親捏人,往往一天能掙平時三五天的錢,算是有了點改善生活的「資本」。

1957年,郎志麗到北京市工藝美術研究所對面塑藝術進行專門的研究和深造,其技藝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和提高。

她在小小面塑世界裡不斷創新和挑戰極限,能在幾厘米高的空間裡創作出令人嘆為觀止的面人微縮精品。她告訴我們:「雖然做的是「面人」,但是下手可千萬不能面,你得穩、準、還得快,手不能哆嗦,一哆嗦,可能就按錯地兒了;看準就趕緊按上眉毛眼睛;慢了,皮就幹了」

著名作家冰心感慨:不是親眼看到,不相信這些面人是用面粉,手捏出來的。多年來,郎志麗老師創作的精品佳品無數,每一件都讓人驚豔:在工美展覽會上獲得金獎的大型紅樓夢作品「元春省親」採用了大型化的場面形式,人物眾多,神情各異營造了喜慶和諧的氣氛,突出賈府榮華富貴,給人一種豪華之感。特別是對人物著裝塑造極為精致細微.具有很強的技藝感染力;半個核桃內捏出「八仙過海」和「十八羅漢」,每個小人不過兩厘米高;在不到10公分拳頭般大小的葫蘆皮裡捏出「水滸一百單八將」,武士們身著戎裝,活靈活現,仿佛述說著那些群雄紛爭的故事; 還有代表作之一《百子圖》,在一個小小的亞葫蘆裡,上面有堆雪人,下面有拿大頂,踢毽子、放風箏,捉迷藏,一邊有五十個孩子!

如今,看著家裡櫃子擺滿的自己和父親的作品,年逾古稀的郎志麗老師感慨道:身體開始不時「找茬兒」了,但也不能與它太「較真」:面塑現在是我們國家的瑰寶,不能讓它失傳。身體「告訴」我有些事情要趕緊做出來,把技藝編輯成書,希望能完完全全,沒有保留地傳承下去。還有,每天在條件允許的前提下,堅持練練手,盡可能地多留一些作品,相信老人的心願能感動面人,伴她走得更久,更遠。

最後,分享一首美國華僑劉天擎為郎志麗老師創作的藏頭詩

郎家世代藝專精

志在傳世巧天工

麗質慧心似水仙

手中自有像萬千

巧藝真傳聲名揚

面人相伴享百年 (增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