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花人生】走出小鎮、走出國門的瑞昌竹編

 

作者:羅莘

 

3300多年前的商周時期,在江西九江瑞昌,開始流傳一門傳統的民間手工技藝—竹編。

瑞昌盛產山竹,豐富的竹資源給瑞昌竹編藝人無限的制作空間,自隋唐建縣以來,先民居住日益集中,竹編技藝代代相傳,成為當地山區農民致富的法寶。瑞昌竹編工藝主要有三道工序:劈篾、造型、編織,千百年來,瑞昌竹編工藝經過無數代藝人的傳承和發展變革,形成了自己的獨特風格,絲蘿、鬥笠、簸箕、米篩式樣規範,做工精細,鎖口密實;提籃、竹編小巧玲瓏,精致耐用,其中以鬥笠、絲蘿、米篩名氣最大,被譽為「瑞昌篾器三寶」。

   田先敏出生在一個貧困的農邨家庭,只上過三年學,雪上加霜的是,在他11歲那年突然高燒不退,因家裡沒錢醫治,落下了小兒麻痹癥,右腿終生殘疾。然而,小田並沒有認命,為了「討生活」,他學起了竹編。 年僅15歲就到武寧拜師學藝,來回30多公裡的路程,每逢過節回家探親,他舍不得花錢坐車,都是步行回家。學篾匠最難的就是起篾這一關。一開始學的時候,由於刀法不對,手指不知被劃破多少次,憑借著一份韌勁,3年後,他就學成出師。在家中編制的滕椅、籮筐,由於手藝好,每每拿到集市上就被一搶而空。

     在竹編市場混熟後,田先敏開始跑銷售。並很快摸清了市場行情。1983年,他在南義鎮與人合辦竹編廠,自己擔任廠長,很快,這個小小的鄉鎮企業就在當地小有名氣。好景不長,由於工人工資和原材料價格的不斷上漲,以及外出務工潮的興起,工廠不斷走下坡路,到2002年,由幾百號人銳減到只剩10人。竹編工藝工序複雜,要求精密、細膩,難度大,品種多,其工藝難以用現代機器代替,工廠遭遇困境,面臨倒閉。田先敏不斷學習、思考、尋找著新的出路。

2010年,發明了竹編太陽能燈,白天將太陽能轉化成電能儲存,晚上供照明使用,可照明3至5個小時。由於這種太能燈節能、環保、原生態,而深受客商青睞,後來出口到很多國家。就這樣,憑借著他的不斷努力,竹編工藝廠的產品種類越來越多,有各種栩栩如生、造型別致雞、鴨、牛、青蛙等竹編筆筒、還有讓人愛不釋手的果盤、花籃……竹編廠起死回生,他們生產的竹產品還遠銷西班牙、英國、德國、希臘、意大利等世界各地。

   在田先敏看來,許多民間藝術面臨失傳,甚至有些在走向消亡。只有為傳統民間藝術找到與市場結合的接點,才能讓民間藝術發揚光大。

如今,70多歲的他成了瑞昌竹編國家級非遺傳承人,與竹子打交道55年,一生從不認為自己是個殘疾人,創業幾十年來,他樹立身殘志堅的精神,從不認輸,和正常人一樣為民造福,為國爭光,憑借精湛的竹編技藝,不僅將竹編制品成功打入國際市場,而且他帶的徒弟有近百人,弟子已經遍及海內外多個國家。雖然身在小鎮,但是,他的技藝和產品,早已走出小鎮,走出國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