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銀花絲

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作者:羅莘

成都金銀器的制作源於公元前1700年的殷商,至漢代便出現了金銀花絲制品。到宋代,有了絲、片結合的產品。到了明清,逐步形成了獨特的「平填」花絲技藝。明清時期,大量使用「堆絲、填絲、壘絲、炭絲、鏨刻」等工藝,並逐步形成了地方特色。

銀花絲分為南派和北派,北派是以「鍍金、燒藍、鑲寶」為特點的北京花絲鑲嵌,南派是遵循「不鍍金、不燒藍、不鑲寶」,追求純粹素銀之美的成都銀花絲。

銀花絲有提純、拉絲、手工絞合、焊接、洗色、拋光、防氧化處理等數十道工序。而這當中,還要涉及物理、化學、冶金、機械加工等多方面的知識才能完成。不僅如此,還得熟練使用剪刀、鑷子、銼刀、釘錘、規尺、掐絲板、小焊槍等各類工具。但銀花絲技藝最大的特點,是採用「平填」技術,無胎成形。反映出藝人高超而精湛的技藝。藝人們根據設計圖稿,採用不同粗細的純銀絲,先制作出圖形邊框,再用不同的技法對中間的圖紋進行填充和編織。即使是立體造型的制品、大型複雜的制品、方圓不規則的產品,也一律採用無胎成形法,彰顯出這一民間工藝的技術和藝術含量。

上世紀50年代,人民銀行在四川成立了「國營成都金店」,把當時會制作銀花絲工藝的老藝人召集起來生產銀花絲,建立了成都銀花絲工藝廠。到70年代,廠裡招了大批年輕人專門從事金銀飾品的生產。道安女士出生於1962年,成長於一個軍人家庭,從小喜愛畫畫。初中就自己在夜校學習繪畫。1980年春節過後,年僅18歲的道安憑借著優秀的繪畫功底,被招進銀花絲工藝廠的新產品試制車間從事設計工作。十餘年間,她一邊做圖案設計,一邊向各位老師傅學習制作工藝,漸漸地,成為了極少數掌握各道工序的名匠。銀花絲的鼎盛時期在上世紀80年代初,那時,工廠有員工三百多人,生產規糢、技術水平、創匯能力都是历史最高點,產品出口十多個國家。然而,90年代後期,由於國際市場的變化、外貿訂單的減少,市場收緊,到1999年,走下坡路的工廠改制,員工門紛紛「賦閑」回家。年僅37歲的道安不甘心,於是自立門戶,開始了自己的工作室。

萬事開頭難,道安的際遇也不例外:資金不足,把自己家裡的一角變成「工坊」;人手沒有,自己上,女兒午夜醒來常常能看見母親在桌前汗流浹背點焊花絲的身影;不諳商場的門道,只能以「被坑被騙」交學費來換取經驗……就這樣,深一腳淺一腳,經历了三四年的摸爬滾打,路才漸漸開辟出來,一絲陽光從地平線慢慢升起。道安成為僅存的三十多名堅持從事銀花絲手藝的工匠之一。

如今,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銀花絲制作技藝的傳承人,經過40餘年潛心研究,制作銀花絲首飾、旅游工藝品及各種擺件等技藝高超,作品多次獲獎。其中,《熊貓戲竹》掛屏在第六屆中國《蕪湖》國際旅游商品博覽交易會獲得金獎,作品《三英戰呂布半浮彫掛屏》、《六方龍鳳花瓶》、《三星堆雞擺件》獲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頒發的「全國美術優秀創作獎」等。

由於制作銀花絲的技藝複雜,除了設計,還需要了解多門專業、不同工序的門道,保證成品的出路自不必說。所以,道安告訴我們,一路走來,她體驗過孤獨、感到過心累,也不止一次地想到過放棄,好在女兒長大了,從工藝美術專業畢業,也義無反顧地投身到這門手藝上來,成為了母親的左膀右臂,雖然年輕人的路還長,但是,母女為伴,相信他們一定能走得更遠,讓銀花絲這門手藝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