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縫師傅的花樣年華

未經允許,謝絕轉載   作者:羅莘

 

王家衞執導的電影《花樣年華》公映20年了,這20年來,其藝術魅力不減,而讓無數觀眾印象最深的,是片中張曼玉的”旗袍秀”。她所飾演的蘇麗珍,風情萬種,婀娜多姿,柔和的面料和極盡合身的剪裁,完美地呈現出屬於中國女人的獨特之美。造型、氣質至今都是無法超越的巔峰。這23件旗袍,背後的操刀者是香港殿堂級的美術指導和服裝設計師張叔平,而他找來的旗袍團隊,幾乎每一位師傅都有絕活,擅長做不同年代的旗袍。

西湖新十景旗袍

杭州的中式服裝制作技藝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包文其,也是這樣一位擁有一手絕活的師傅。他與中式服裝打了三十多年交道,在他眼中「傳承了幾千年的中國服飾文化,自有她的精華所在。中華民族的服飾發展史,在全世界都是寶貴而獨特的。」

包文其在整理奥运服装

20世紀70-80年代中期,包文其就熟練掌握了絲綢和服裝生產的各道工序及生產關鍵,特別對絲綢面料的組織、染色及面料在服裝生產中的物理性能等有比較深入的了解。到90年代初,他進入杭州利民中式服裝廠主持中式服裝的生產及技術管理工作,在這個崗位上,他繼續刻苦鑽研並虛心向老師傅們請教,在技藝不斷得以提高的同時,對中式服裝制作技藝做了不斷的整理、歸納、補缺,對實際生產中的各種技術問題,他總是能有好的解決方式,或者創新方案。從而,從他手裡,總能給不同的客戶制作出合身的中式服裝。

包師傅告訴我們,款式構思是中式服裝制作技藝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凡顧客上門,必先與其聊天,了解其身份、年齡、性格喜好、氣質特點、身材特徵以及服裝穿著的場合,然後再確定款式。

包文其在量度尺寸

為了保證成衣的舒適度,需要度量尺寸的部位特別多,如一件常規旗袍,光主要尺寸就有22個。一些高明的技師還有目測的本領,即不用尺子,在離客人三五米處,通過肉眼即可對客人的身形尺寸作出準確判斷,成衣完成保證合體,此時的量度只是複核而已。

服飾縫制,對針腳密度、紗線走向、縫制針法和配色等工藝以及縫制順序都有具體要求。一件制作完畢的中式服裝,外觀看不出一點針頭線腳,這只有手工精制才能做到。

包文其師傅對每一件服裝的每一個環節都細致入微,鑲、嵌、滾、宕、盤、釘、勾、繡,每一道工序都是全手工制作。一枚小小的盤扣,一做也要四五個小時。 一件旗袍,要遇上複雜的花樣,制作時間就不好計算了。包文其師傅就是這樣,做了大半輩子旗袍,用自己的付出,讓中國文化在人們的身上熠熠生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