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到處有青山

未經允許,謝絕轉載   作者:羅莘

 

「一生癡絕處,無夢到徽州」,出自明代大戲劇家湯顯祖的詩作。而優美典雅的徽州古城歙縣,徽州文化及國粹京劇的發源地,就坐落在這片青山綠水之中,不張揚,卻因它豐富的历史與文化內涵而熠熠發光。

漫步在古老的街巷裡,隨處可見玲瓏剔透、耐人尋味的門罩、門樓,還有大門的八字牆、屋脊、牆頭,都有磚彫的運用。明清兩代,這裡達官顯貴層出不窮,還有在中國商界稱雄三百餘年的徽商,他們功成名就後紛紛回歸故裡,修祠建宅,門樓門罩這些被看作是主人臉面的工程備受重視,就這樣,誕生了一批批具有代表性的徽州磚彫,保留至今,堪稱「砌在牆上的亭臺樓榭」。

在距離古城不遠的行知中學有位國家級徽州磚彫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方新中,這位與共和國同齡的老人,出生在教育世家,其祖父、伯父和父親都從事教育工作。他的祖父方與嚴是歙縣人,被陶行知派往浙江蕭山執教,是其教育理念的執行者,後供職於中宣部教育組,開國大典時登上天安門城樓觀禮臺。

命運陰差陽錯,出生書香門第,卻因為父親在反右運動中被打成「右派」,7歲的方新中,不得不隨母親從上海遷到徽州老家,後來又舉家多次遷徙,好不容易讀到初二,文化大革命開始,方新中感覺沒了出路:學西醫要高中畢業、學中醫古文不懂。這時,教育大家爺爺方與嚴寫來的家書,仿佛為他冥冥之中點起燭光:你在藝術方面有一些才能,可以學一門手藝(如木工、金工、彫刻等),也可以學習商業、服務業……在日後不久,一次隨母走親戚拜年的時候,方新中看到當地一位看山老人彫的畫板,雖不起眼,但頗受歡迎,他動了心思:如果我也能做,或許還能貼補家用?期間,爺爺不時寄來各種書籍,方新中從此走上了彫刻之路。

04

方大師一路走來,有今天的成就,靠的是他不懈的專研和不認輸渴望成功的精神。1985年,他拿著自稱是「所謂」的木彫和竹彫作品考入歙縣徽州古典園林建設公司,進廠不到兩個月,被安排去南京修複淨覺寺牌坊。」聽說要做這麼大工程的磚彫,傻眼了,當時連個工具都沒有……」方新中回憶說。絕境中求生存,沒有工具,請同去的石匠師傅打了兩把刻刀;沒有圖案,到南京市文物局找到資料拍出照片再畫出圖稿;沒有彫刻經驗,就憑著一股專勁;圖案太大,把很多方磚組合在一起……「做出來一看,還真就那麼回事了」,樸實的大師就是這樣形容他的人生第一部磚彫作品。

接下來,就是一發不可收拾的磚彫了:做工具,「怎麼淬火、怎麼磨,都是有講究的」,大師解釋著。有了工具做武器,他開始帶上小本本,深入周邊的古邨落:向那些經典學習,向留下經典的民間匠人學習,他打心眼裡敬重這些不曾謀面的「師傅」。

就這樣,方新中學得一身本事,開始,修複古建築時只要有磚彫,人們都會想到方新中。在一次歙縣博物館館藏磚彫的修複項目中,他更是大開眼界,琢磨出了很多民間難以見到的古老彫刻技法。從此,方新中的好作品不斷湧現 – 他要把現在的彫刻當作將來的文物來對待。他專註的,就是他手上的刻刀和創作中的作品:精品是一定會被保留下來的,磚彫作品應該做成傳世之物。這就是大師對待作品的態度和精神。他仿佛是為磚彫而生,是磚彫給了他生命和活力,談到磚彫,他就有說不完的話題,對自己的作品也充滿自信。

「男兒立志出鄉關,學若無成不複還。埋骨何須墳墓地,人間到處有青山。」人生的苦難可以逾越,是金子,在哪裡都擋不住它發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