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老味道 – 南翔小籠

作者:羅莘

話說清代同治十年,1871年,在南翔鎮上,有家黃老闆的糕糰點心店,「日華軒」,小本經營,日子也過得去,老闆離世後,養子黃明賢繼承家業,對大肉饅頭採取「重餡薄皮,以大改小」的方法,並研製出以豬肉為主的包子餡配方,又將發麵改為了揉麵,成品「形如荸薺、皮薄肉豐」,自此,聞名天下的「南翔小籠饅頭」就誕生了。

到了清光緒二十六年,曾在「日華軒」學徒的黃明賢兒媳婦內弟吳翔昇為拓展事業,帶著製作小籠包的師傅趙秋榮來到了當時的上海縣城。在城隍廟內九曲橋畔開設了一家專門製作經營小籠的店,取名「長興樓」,南翔小籠也因此分成了古猗園和豫園兩派,各領風騷。創始地「日華軒」在抗日戰爭時期,被入侵的日軍炸毀。黃家傳至孫子輩黃轆就改了行。日華軒的夥計流散到南翔鎮的其他飯店,繼續經營南翔小籠,其中又以古猗園點心店的小籠傳統工藝最好。 1963年,封榮泉從嘉定工會調至古猗園,從民間重新徵召了做南翔小籠的師傅,使古猗園恢復供應南翔小籠。如今這裡的掌門人叫李建鋼,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南翔小籠製作技藝第6代傳承人,更是上海古猗園小籠食品有限公司行政總廚,一位見到時,永遠在忙碌的,地地道道的南翔鎮人。

1975年中學畢業後,李建鋼成了古猗園餐廳的一名學徒,師從南翔小籠饅頭製作技藝第五代傳承人封榮泉。 42年後,李建鋼憑藉其製作小籠的手藝,獲得「嘉定工匠終身成就獎」。對於這一榮譽,李建鋼很淡然,他認為每個勤奮的人,都可能在自己的領域成為一個「匠人」:「當初被師傅罵哭過,但他讓我懂得,當廚師沒什麼訣竅,唯有堅守和勤奮。」南翔小籠的湯汁以「清」為特色,不能油膩,這就要求小籠師傅在製作皮凍時要把豬皮上面的油全部剝乾淨。 「豬皮上的油,很難用刀披掉,那時候他只有十七歲,拿刀的手都弄破了,但就是要堅持。「對於我和我的徒弟來說,製作小籠不僅僅是一份工作,更是對老祖宗留下來的文化的一種繼承。 」李建鋼說。

走進古猗園的小籠製作中心,十幾位師傅正在油面臺邊,埋頭忙碌著,面皮是全手工製作的,師傅們手法嫻熟地把一個個五顏六色的小籠包從小小的油麵團,與各種餡料完美結合後,飛入蒸籠等待接受火的洗禮。據說他們普通一天要包兩三萬隻小籠包,高峰的時候,甚至能達到十萬個,天不亮就開工了,非常辛苦。

李建鋼的大徒弟陳亦鴻聊起了三十年的從師生涯。學徒從拖地板開始,磨刀,殺雞殺鴨殺魚,樣樣都乾過,多年後才開始製作小籠,到今天,在師傅的帶領下,他們在小籠身上可謂是費盡了心思。如今的古猗園南翔小籠會提醒吃客四季的變化:春天有馬蘭頭,夏天有蓮藕,冬天有冬筍,秋天收穫的季節則有全家福。從製作技藝上,順從老祖宗的,和麵、揉麵,揪胚子,放油,面皮一定在油面臺上製作,即在桌面上抹一層油而不是撒一層麵粉,再手按出來,賦予它手掌心的溫度,這樣做出來的面皮軟糯中帶韌勁,不同於擀麵杖擀成的面皮。為了製作五彩面皮的原材料,他們費盡周折。拿綠色面皮來說,使用的是菠菜,但是,上海江甦的菠菜,因葉酸含量高,容易氧化,在蒸製冷卻後,面皮容易發黑,成品出來顏色就不好看了。所以,他們到處尋找,反複嘗試,最後找到山東青島的菠菜,空運到上海,才解決了「難題」;黑色的面皮則找到了山東日照墨魚的汁,因為不同於上海本地的墨魚,唯有用這種日照的墨魚汁製作出來的成品顏色能黑中帶亮。南翔小籠面皮肉餡軟中帶嫩,有彈性,帶韌勁,所以古猗園小籠包的特色是皮薄,餡豐、肉嫩、汁多。

標準,是匠人對傳統手藝的堅守。 1999年,李建鋼製定了南翔小籠的製作標準。每隻小籠,皮一律8克,皮厚1.5毫米;餡一律16克,成品直徑2.5厘米;收口處18個褶子一個都不能少——這是南翔小籠百年傳承下來的精髓。製作工藝更需要精準,和麵、醒面、壓面、搓條、摘胚、揉胚、擀皮、包餡、烹蒸九個步驟一步也不能省。

每一籠小籠包需要在140度的高溫下蒸滿5分鐘. 相比以前傳統手藝的「口口相傳」,現在有更多的方式來製定標準,在李建鋼看來,這些標準是保證傳統品牌流傳下去的根本。 勤奮,是匠人對傳統手藝的熱愛。李建鋼家與公司只有一街之隔,但他每天6點就出門,到公司檢查食材、烹飪設備。即便他現在不用親手包小籠,但麵粉、豬肉、蔬菜等原材料都由他親自挑選。餡料裡的冬筍,是他開車到安吉挑選最嫩的品種;餡料裡的藕,來自山東馬踏湖,幼嫩脆滑;麵粉是上海本地產的綠大成91、麵筋質達30%- 32%的中筋粉;豬肉來源上食五豐,必須是前腿肉,攪碎前先冷藏24小時。還有,和麵的水一年四季保持10攝氏度,所以夏天要加冰塊——只有匠人,才會對水溫都這樣「偏執」。

不在上海的您,了解了南翔小籠的歷史和它的傳承人,有沒有要飛來南翔古猗園品嚐一籠小籠包的衝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