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香花開

采編:羅莘

它結合繪畫與雕刻,融入文化與藝術,承載傳統與創新;把在手中,每個細微處都讓人品味無窮;它成就於十幾道工序,低調地訴說著制作者的高超技藝 — 這就是檀香扇的魅力和風情。 檀香扇發源於民國時期的蘇州,從折扇發展演變而來,因扇骨、扇面皆用檀香木而得名。在上世紀三十年代,曾經風靡一時。

一九五四年出生的邢偉中是蘇州人,畢業於南京師範大學美術系,現為研究員級高級工藝美術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制扇技藝)代表性傳承人。

自上世紀70年代進入蘇州檀香扇廠起,便與檀香扇結下了不解之緣。檀香扇在眾多品類的制扇技藝中以其精細、雅致、玲瓏剔透為首屈一指,制作一把檀香扇要歷經設計、選料、鋸片、造型、拉花、燙花等十幾道繁瑣工序,而主要技藝尤其體現在“拉花、燙花、雕花”三花之中。做成一把精品檀香扇,更是需要花費數月的苦心與堅持。其中特色的拉花工藝集鋸、刻、繪於一體,全由手工完成,以極細的特制鋼絲鋸在扇的篾片上按預先設計好的圖案拉出細細的鏤空圖案,過程可謂“奇”“巧”“險”。想要制作出如藝術品般的檀香扇光有靈巧熟練的技藝不夠,還需要有精妙的構思和獨特的審美。所以,每一把扇面都是詩情畫意與材美工巧的融合。

邢偉中告訴我們,為了讓一把普通日用品的檀香扇躋身入藝術收藏品行列,他經歷了不同尋常的艱辛和磨練,思維方式的探索以及藝術修養的升華,在創作過程中既要繼承扇子的基本原理又不能被束縛,從拿在手上把玩到藝術欣賞擺件,可謂煞費苦心,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藝術養分。既要在內容構思構圖上盡善盡美,還要在整扇的布局上考慮作品的協調統一性。以大型黑檀淺刻描金扇“貴妃出巡圖”為例,在設計上即要突出中心內容,又要讓相關細節題材與其遙相呼應:作品主題反映的是唐朝一代宗帝唐明皇出巡場景,整個畫面氣勢宏偉,突出了兩個主要人物,唐玄宗與楊貴妃。因貴妃楊玉環出生洛陽,寵愛牡丹,因此在畫面中特別為貴妃設計了牡丹花頭飾。為了整個扇面相互輝映,還在扇釘中同樣用像牙雕制了一朵牡丹花,並在扇墜中同樣用像牙雕制了唐代的紋飾,從而令細節處理能襯托出整體的效果,此扇在前期設計中幾經制稿才完美地勾勒出它的基本框架。折扇展開時,寬達62cm,扇蔑以黑檀為材料,在整扇的篾片上先以淺刻勾勒圖案線條,然後在其上面填描真金,使黑檀的玄色和富麗堂皇的金色,形成色彩的強烈對比。流暢的金色線條刻畫了眾臣簇擁唐玄宗、楊貴妃行進中的優美姿態和皇家的非凡氣派。整幅扇面構圖恢宏、氣勢宏大,人物形像莊嚴,衣飾飄逸、氣韻生動,藝術地再現了出巡的壯觀場面。作品在第六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暨工藝美術精品博覽會上獲得了“百花杯”中國工藝美術精品獎金獎。

邢偉中從沒有為一個個的成功所滿足。因為他深知藝術是無止境的,藝術創造又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唯有不斷創新,才能使傳統的檀香扇藝術,得到更好的繼承和發展。他堅持作品應該“源於生活、高於生活”,每每出門旅游,他都會首選歷史名城、文博展館,日常生活中也多讀各類史書名著、民間故事,民間傳說等,從茫茫書海中挖掘好的題材,運用到檀香扇的創作中。他相繼把家喻戶曉的“唐伯虎點秋香”。“唐明皇楊貴妃”“琴棋書畫”“蘇州園林”等等搬上扇面,施以精細的技藝,為大家呈現出一件件藝術極品。其中很多被國家博物館、藝術館收藏。同時也獲得了國際、國內高級別獎項及榮譽。

期待檀香花開,越開越艷,芳香四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