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笔都的笔匠老徐

作者:罗莘

 

江西南昌市进贤县所辖文港镇,地处赣抚平原,是毛笔之乡,被誉为“华夏笔都”,这里常驻人口四万多人,却有多达14000余人从事制笔行业,他们很多父传子、母传女,世代相继。延续到今天,据说拥有约上千家传统毛笔作坊,毛笔的产销量占全国的80%,产品远销国内外。

据《赣东史迹》记载:“文港镇毛笔工艺是在西晋时由山东邹县传授而来,至今1600多年的历史”。一个偶然的机会,助理找来了笔都的笔匠老徐,大名徐华荣,小名徐华德。几次通话沟通,感觉这是一位平易近人、待人真诚而朴实的工匠。据介绍,老徐出生在制笔世家,祖父和父亲当年都在著名笔庄紫光阁从事制笔,传到他这里已经是第五代了。徐家有个传统,小孩七八岁时,放学后,都要做点活,这活不是普通的家务,而是拔鸡毛,过了两年后改成用牛骨梳子梳毛,再过两年又练毛笔最重要的技术–齐毛。这些就是制笔童子功,家中九十高龄的老母亲,仍然是闲不住,眼睛非常亮,爱喝点小酒,还能穿针引线,更少不了参与制笔:拔鸡毛,梳衬。不愧是中国第一位毛笔制作终身贡献奖的获得者。

在浓厚的制笔文化熏陶之下,老徐从10岁就开始学习做笔,在家里他排行老七,兄弟几个聚居在一起,个个都是制笔高手。每个家庭就是一个毛笔作坊。厅堂展示产品,后面有一两间房子就是制笔的“车间”了,一年能出产一万来只笔头。老徐十五岁就能独立制作鸡狼毫,纯狼毫,至今从事毛笔制作已经四十余年,技艺娴熟,特别对传统古笔,鸡狼毫,纯紫毫,狼毫等制笔方法尤其擅长,制作的笔一直以选料好、做工精而著称,很多著名笔庄,诸如三兔笔庄、戴月轩、荣宝斋、周虎臣等等,都能找到他的毛笔身影。一只小小的毛笔,要经过一百二十八道繁琐的工序,全部由手工制作来完成,才到最终使用者的手中。这其中没有捷径,没有可借鉴的书典图本,全凭手艺人持之以恒的艰苦磨练。所以,老徐虽然前前后后也带了二十来个徒弟,却因难以坚持而难以出师。

老徐现在最重要的一项工作,是制作各个朝代的复古笔,品种已多达五十余种,其中纯紫毫,三副笔,乾隆三剑客笔堪称一绝,还被刘少奇国家一级搏物馆收藏。在众多的品类中,紫毫和鸡狼毫是他的拿手绝活。紫毫可以说是毛笔的起源,取野兔项背之毛制成,颜色呈黑紫。只有在湖南、安徽、浙江、江西等地才能找到需要的材料,一百张兔皮才能收集到一两可用的毛,可谓是最好的小楷制笔材料,制成的笔价值昂贵。白居易有诗为证:江南石上有老兔,吃竹饮泉生紫毫。宣城之人采为笔,千万毛中拣一毫。

紫毫笔挺拔尖锐而锋利,弹性比狼毫更强,其出锋较短,光梳衬都非常艰难,极度考验一个人的耐力。紫毫技术极其复杂难以掌握,一般笔工无计可施,即便在清代能做的笔工可以说也是凤毛麟角。复原清乾隆竹管兰蕊笔小紫颖是老徐引以为豪的一件事:兰蕊式紫毫笔至少有四百年的历史,它的辉煌时期是在清代乾隆时期,其侧影如兰花花瓣具有迷人的曲线美感,在当时被宫廷大量使用,成为时尚。其工艺在清朝后期日趋少见,到民国时期已经基本绝迹,“万国来朝” “天子万年” “小紫颖” 是清廷皇帝们最常用的几个品种。而老徐复原的乾隆三剑客让人眼前一亮,令人只想即刻拿在手中写上几页。

 

    做笔如做人,只有沉下心来,才能在喧嚣繁复的世界里,独辟一片领地,吸引有识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