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情畫意 陶藝人生

采編:羅莘

她是土生土長,地地道道的景德鎮人,如今,孫海霞這個名字早已深深打上了“景德鎮陶瓷藝術家”的烙印。她給人的第一印象是內斂而不外露,有資本的人往往自信,經得起世事變遷。陶瓷賦予了她新的生命以及對生命意義的探索和感悟,於是她在瓷坯有限的空間里書寫表達著她對生命無限的思考。


作為一名女藝術家,孫海霞多才多藝,能書善畫,她不拘泥於某一種風格或是某一種題材,而是隨性隨意創作,靈感和創意均源於生活。她的工作室位於居住小區的僻靜一角,這里遠離喧囂、遠離世俗商圈,為靜思創作提供了優越的條件,她在面對空曠外界的一面墻上開出了一扇落地長窗,窗外種植稀疏有致的竹子和爬山虎,巧妙地把自然、陽光與月光“借”進室內,令主人思緒萬千,落筆有神。 在這里,她書寫分享了這樣一副對聯:“發上等願,結中等緣,享下等福; 擇高處立,尋平處住,向寬處行”,這是左宗棠的詩句,濃縮了古代聖賢“極高明而道中庸”的人生哲學,為人要有遠大抱負,高尚情操;多結善緣,把握發展機會;嚴格要求,過普通人的生活。而做事,要高瞻遠矚,不拘泥於眼前;穩重低調,臨危不懼;把握正確方向,註意留有余地。


在孫海霞心里,傳承與創新是缺一不可、相輔相成的。民族的文化自信來自於我們的傳統底蘊。所以我們必須師古,以古人為師,這就是傳承,通過學習先人的經驗,讓自己不走或者少走彎路,當然,還要懂得道法自然,從自然中去采集素材。人腦有無限的想象空間,可以把所有素材拿來用,這也就有了創新。但是創新不是一蹴而就的,要通過全方位的學習、思考,再學習、再思考,才能在不斷積累當中,靈光一現。但光有思路,沒有技藝,思路也無法實現,這就又需要魯迅先生的“拿來主義”。這就是一個循環往複的過程。她說:“我只有多年學習的一些經驗。誰都無法預測下一秒會發生什麽?我只能帶著這一點點經驗和經歷去不斷地學習、體驗、摸索,不斷地提高自己的修養,塑造自己的品質。人到了一定程度,就不再是在畫畫,而是在描寫自己和自己的靈魂,路漫漫兮其修遠兮。”


藝術家的許多作品都充滿詩情畫意。《臨泉聽清音》,一對傳統粉彩山水薄胎皮燈。畫中有仙境般的縹緲雲霧,有樵夫農耕郊野,有文人隱居山林。表達了畫者想追求自由的理想境界。超脫於世俗繁瑣而作的青綠山水,給人感覺可以觀、可以行、可以居住、可以遊走,讓人心曠神怡,身臨其境。《晨曦》,描繪的是晨霧繚繞中綻放的三角梅,一對小鳥相依在樹枝上,迷迷糊糊地睜開雙眼,於半夢半醒之間,纏纏綿綿,忘記了明天,穿越了時空。


小小的一間工作室,一處靜心之地,藝人以一顆湧動的內心和非凡的藝術功底,創作出了一個豐富的瓷器世界,展示了她對外界的向往和認知,她和她的作品正走出景德鎮,走向世界。在未來的路上, 不斷豐富生活閱歷的同時,創作出更多有靈魂的優秀作品,書寫靚麗的陶藝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