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果之宗:揭開水果梨的營養健康密碼

食材養生科普訪談:賈曉輝博士

梨子因營養豐富、口味甘美而被譽為“百果之宗”,已有3000多年的栽培歷史。梨子鮮嫩多汁、甘甜清爽,常被稱為“天然礦泉水”,既可以食用生津解渴,又可以藥用調養身心,是常用的藥食同源食材。
營養豐富的水果梨,究竟有哪些食用方法,又有怎樣的養生之道?本期訪談讓我們一起走進水果梨,以它的豐盈的汁水,揭開水果梨的健康密碼。

專家介紹

本期訪談嘉賓我們邀請到了中國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的賈曉輝研究員為我們進行水果梨的健康營養科普,掌握水果梨的花樣養生食譜。中國農業科學院果樹所是中國最具權威性的果樹研究機構之一,是以果樹(蘋果、梨、葡萄、桃、李、杏、櫻桃、草莓、藍莓、獼猴桃、棗等北方果樹和榴蓮等南方果樹)為研究對像的國家級科研機構。

賈曉輝,博士,研究員,現任中國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果品采後病害課題組組長、梨協同創新中心副主任,遼寧省果品貯藏與加工重點實驗室副主任,中國園藝學會石榴分會常務理事,中國果品流通協會梨分會理事,遼寧省農業標准化技術委員會農產品貯運分會副秘書長。

名副其實的產梨大國

水果作為人類飲食中不可或缺的食物來源。據科學統計,世界人均年消費水果66kg,發達國家中人均年消費水果甚至高達105kg。而中國作為農業種植大國,水果種植就高達2.44億畝,年產水果2.76億噸,水果種植面積和水果產量,均位居世界第一。其中梨作為三大主流水果之一,中國梨產量僅次於蘋果和柑橘,遠高於阿根廷、美國等國家,可以說是名副其實的水果大國和產梨大國。

賈博士指出,中國梨主要產自北方,主產區包括河北、山東、新疆、遼寧、河南等地,其中久負盛名的包括河北鴨梨、河南酥梨、山東萊陽梨、遼寧南果梨、新疆庫爾勒香梨等品種。如此多的水果梨品種,如何區分品質的優劣呢?

賈博士在這裡為我們科普了一個概念——可溶性固形物,這是衡量水果品質的重要指標之一,其在梨果中含量在10%—21%,一般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越高,果子越甜,風味也越好。

梨果實特性及主要營養功效

梨在古時候就有宗果、快果、玉乳、蜜父等名稱,被人稱作是令人生機勃勃、精力十足的水果,自古以來是人們喜愛的水果。因為梨果含78%以上的水分,多糖類達8%-15%,所以它的口感甘甜清爽,生津解渴,而且梨中含有游離酸、果膠物質、蛋白質、脂肪、鈣、鐵、磷等礦物質,維生素B1、B2、C等營養物質和微量元素,具豐富的營養功效:

  •  配糖體及鞣酸等成分,能祛痰止咳,對咽喉有養護作用。
  •  豐富的B族維生素,能保護心髒,減輕疲勞,增強心肌活力,降低血壓,增進食欲,對肝髒具有保護作用。
  •  果膠含量很高,有助於消化、通利大便。
  •  梨性涼並能清熱鎮靜,常食能使血壓恢復正常,改善頭暈目眩等症狀。
  •  食梨能防止動脈粥樣硬化,抑制致癌物質亞硝胺的形成,從而防癌抗癌。
  •  梨肉具有生津、潤燥、清熱、化痰等功效,適用於熱病傷津煩渴、消渴症、熱咳、痰熱驚狂、噎膈、口渴失音、眼赤腫痛、消化不良。
  •  梨皮則有清心、潤肺、降火、生津、滋腎、補陰功效。
  •  最新研究發現,梨籽含有木質素,是一種不可溶纖維,能在腸中溶解,形成像膠質的薄膜,能在腸中與膽固醇結合而排除。

花樣食梨指南

梨屬低能量、低脂肪和低膽固醇的果品,同時擁有豐富的營養物質,同時也有豐富的花樣吃法,並且不同的吃法,往往具有不同的滋養保健效果,賈博士在這裡為我們介紹了一些東西方常見的食梨方式。

鮮食
在中國民間,人們有“生者清六腑之熱,熟者滋五腑之陰”說法。所以,鮮食梨,能明顯解除人們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所出現的咽喉干、癢、痛、音啞,以及便秘尿赤等症狀。

榨汁
將梨榨成梨汁,可加冰糖少許,對天氣亢燥、體質火旺、喉炎干澀、聲音不揚者,具有滋潤喉頭、補充津液的功效。

蒸梨
蒸——作為中國獨有的烹飪手段,能在最大程度上保留食物的營養。蒸梨可以滋陰潤肺,止咳祛痰,對嗓子有良好的潤澤保護作用,治療咳喘有奇效,搭配不同的食物藥材,比如蓮子百合、枇杷大海、雪燕桃膠以及黃桃枸杞等,也會呈現更多的食療效果。

煮梨
燉梨同樣也是秋冬季節的補身佳品之一,燉梨可以有助於腎髒排泄尿酸和預防痛風、風濕病和關節炎,也可緩解秋燥,有益健康。

凍梨
凍梨是中國東北特有的梨果保存和食用方法,一般以軟肉梨為主,經後熟後反復凍融形成,凍梨具有清熱利咽、止咳降噪、醒酒解膩、促進食欲、幫助消化等功效,是暴飲暴食和大量飲酒後的食用佳品。

烤梨
烤梨具有止咳化痰等功效,不僅保持了梨果一部分水分,並且無任何添加,具有香甜軟糯的獨特口感,是寒冷天氣裡的美妙食品。

在西方飲食文化的影響下,梨也逐漸走向人們的餐桌,成為西餐美食佳肴的一部分,例如梨披薩、亞洲梨烤蝦串、梨漢堡、梨沙拉、玉米餅梨盅、烤梨盅、梨調制酒等等,都是西方人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健康營養的水果梨,正以更加多樣的美食姿態,滋養著我們的味蕾與健康。

內容協助整理:暨南大學傳媒學院 彭永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