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談食材】神奇的草莓(三)

五、草莓栽培

世界草莓栽培大約有300年歷史,栽培範圍從熱帶一直延伸到北極圈,成為一種全球栽培的水果。全世界70多個國家進行草莓大量生產(FAO,2007)。中國的草莓栽培歷史僅有100多年,始於1915年。山西省於上世紀50年代引入草莓栽培。而果樹所的栽培,從上世紀60年代建所才開始,從開始的北京植物園的四季草莓到80年代引入國外品種,至今不過60多年。草莓種植無論從栽培品種、面積到栽培糢式都發生了巨大變化。

中國草莓栽培區域廣,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均有草莓栽培。2020年我國草莓總面積已經突破268萬畝,預計總產量在500多萬噸,總產值已經超過了1000億。小草莓成為大產業,中國成為世界第一大草莓生產大國,同時也是第一草莓消費大國。據中國園藝學會草莓分會統計,2018年種植面積排前十位的依次為山東(48.2萬畝)、遼寧(38.6萬畝)、安徽(32.7萬畝)、江蘇(28.9萬畝)、湖北(18.0萬畝)、河北(16.6萬畝)、河南(10.9萬畝)、四川(10.0萬畝)、浙江(9.0萬畝)、湖南(6.0萬畝),合計面積占到全國的85.4%。山西占據全國的24位,倒數第七位,面積不足1萬畝。目前,有79個國家和地區栽培草莓,中國草莓的種植面積和總產量占據世界第一,但單產位列24位,平均畝產1953公斤,接近4000斤。與美國的4338千克/畝,相差2倍多。單產美洲(3154.12千克/畝)最高,其次非洲2607.33千克/畝,亞洲為1772.40千克/畝。美洲採取優勢區域露地栽培,生產效率就相對較高;亞洲大部分採用促成栽培,勞動密集型的作業方式,但單位面積產量並不突出。

草莓的栽培類型分為露地栽培、半促成栽培和促成栽培。露地栽培是一種常規栽培,不用任何保護性措施,在大田自然條件下直接從事草莓生產,秋季定植,春夏季採收。半促成栽培是草莓隨氣溫降低自然進入停止生長期後,經過一定的低溫,利用園藝設施進行升溫,並保溫使其提前破除休眠,從而促進生長、開花結果。半促成栽培,較露地栽培提前成熟15天至2個月。促成栽培是不讓草莓進入停止生長階段,在低溫來臨之前開始保溫,花芽分化階段之後直接開花結實。促成栽培果實採收期可提前至11月,採收期長達5-7個月。

山西主要是促成栽培。促成栽培的設施主要有小拱棚、塑料中棚、塑料大棚、玻璃溫室和日光溫室等。設施草莓現在具有一些新型栽培糢式,包括架式基質栽培糢式、高壟半基質栽培糢式和無土栽培糢式(水培/氣培/水氣混合培養)。架式基質栽培可減輕勞動強度,實現省力化栽培;避免土傳病蟲害及連作障礙;延長採收期,提高產量;合理利用設施空間實現栽培立體化、工廠化;易於清潔化管理,增加草莓園的觀賞性等。隨著人口老齡化時代的到來,中國的草莓種植開始趨於輕簡化,除了選用栽植不用疏花疏果的品種外,栽培方式也趨於省力化的高架栽培,不但可以減少病蟲害,在人力勞作上可實現肥水一體化,減少彎腰,避免長期坐蹲等,隨著年輕一代新型職業農民的出現,這個趨勢將會持續擴大化。

C54A4596
輕簡化草莓品種
晉穀丹戀
輕簡化草莓品種

 

1
草莓高架無土栽培

 

六、草莓產業發展趨勢

草莓產業在中國北方應該為三高產業,高投入、高效益、高風險因為草莓現在進入設施溫室,一般9月份定植,元旦或新年就可以吃到新鮮美味的草莓,一直可以持續到次年的5-6月份,實現水果的反季栽培。收入每畝高達5-10萬元,同時草莓苗需要每年更換,也帶動了草莓育苗業的發展。在高效益的同時,高投入業隨之而來,每年草莓苗的成本,設施的維護,勞力的投入都是一筆不小的投入。高風險隨時伴隨,技術的缺失,苗木的隱患,設施環境的變化,任何一個細小的環節都會造成產量或品質的損失,從而帶來經濟效益的下降,農業的不確定性在草莓上體現的淋灕盡致,也正因為此,吸引了眾多草莓種植者前赴後繼地投入。我們應充分發揮草莓產業特點,推進草莓產業可持續發展。利用特有野生種質資源,挖掘優良形狀的基因資源,提升品種創制;選育適合不同栽培糢式和氣候差異品種;在苗木培育上草莓生產必須沿著苗木無毒化、生產機械化方向發展;加強連作障礙及主要病蟲害綜合防控技術的研發,推進草莓綠色生產;開發草莓文化產業;加強政府引導,提高行業素質,創建品牌等等。推動草莓產業沿著輕簡化、標準化、規糢化、數字化、品牌化的分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