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談食材】神奇的草莓(一)
神奇的草莓
作者簡介:樊新萍,女,博士,研究員,碩士生導師,山西果樹產業體系崗位專家。主要從事蘋果、核桃和草莓新品種選育、栽培技術以及分子生物學研究,在棗樹植原體病害,花粉發育及相關基因功能方面研究比較深入。主持和參加國家、省級項目20多項,發表學術論文20多篇,參與編著專著《中國扁桃》1部,參與果樹新品種審定8個,榮獲山西省科技進步二等獎、三等獎和山西省農邨技術承包獎各1項。主持山西省農業廳主推技術1項,參與制定地方標準1項,國家專利4項。現致力草莓育種和設施栽培技術的研究。
草莓被譽為果中皇後,因其色澤豔、營養高、風味濃、結果早和效益好而備受消費者和種植者喜愛。殊不知,我們現在吃的草莓是經過馴化的野生草莓雜交而來。以前的野生草莓雖然香味濃,但個頭很小,且大多生長在人跡罕至的森林中。後來大果草莓的出現,也是先引種在皇家園林中。從皇家貴族餐桌,再到尋常老百姓的菜藍,從法國船長越洋過海引種智利草莓到歐洲,到如今遍布全球普通老百姓都可以種植的大果栽培草莓,歷經千年變遷。但人工栽培歷史不過300多年。近百年來,草莓種植更是突飛猛進,無論從品種還是種植方式,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目前,在中國草莓既是水果又是蔬菜,學術上定義為多年生草本果樹,生產中由於栽培糢式的改變,種植在設施大棚中,使其加入一茬一茬的反季蔬菜種植輪回中,如同大家熟悉的西紅柿,成為水果蔬菜,菜中精品。
一、栽培草莓的起源
草莓屬於薔薇科、草莓屬,是溫帶半常綠多年生草本植物,野生種(24種)分布於全球各地,有二倍體、四倍體、六倍體和八倍體。最初的草莓栽培是經過馴化的野生二倍體森林草莓,古羅馬人和古希臘人最初把他們種植在花園裡,14世紀遍布歐洲,16-17世紀最為盛行,直到17世紀後,弗州草莓替代了它。現在的大果栽培草莓(Fragariaxananassa.Duch)起源於法國,由原產地北美的『弗洲草莓(F.virginiana)』和原產地南美的『智利草莓(F.chiloensis)』自然雜交而來,後引種到英國和荷蘭等歐洲國家,隨後傳播到世界各國。與野生草莓相比,現在的栽培草莓果大,色香、味甜。它的學名Fragaria X ananassa在1766年被命名,因其具有菠蘿的形狀和香味,故又稱鳳梨草莓。英文名稱有很多說法,但總體與乾草有關streaw,運輸草莓或晾曬與草莓果實成熟同一時期,或匍匐莖以母株為中心向四方生長,如同「播撒」的Strew。世界各地對草莓的稱呼不一,但大多與草莓的香味、小果實等特性有關。
二、草莓的營養及藥用價值
草莓不但顏值高,品質優,營養價值也很豐富,被譽為「水果皇後」,它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A、E等多種維生素,其中維生素C比橘子高3倍、比蘋果高50%,同時富含胡蘿卜素、果膠、纖維素、葉酸、鐵、鈣、鞣花酸、花青素等營養物質。草莓中的維生素P,能保護肌膚,減少陽光對皮膚的損傷,有很好的美容防曬作用。草莓自帶濃鬱的水果香味,尤其是紅顏和章姬等品種,不僅果味很重,還帶有濃鬱的奶香,人們稱之為「奶油草莓」,草莓食用後會帶有一定的香味,可清除口臭。«本草綱目»中記載其具有補脾、益氣、消痰、解酒毒等藥用價值。總之草莓營養豐富,兼有美容、藥用和保健價值。具有防曬美容、消除口臭;益氣補血、開胃消食、殺菌消炎;防癌抗癌、提神醒腦和保肝明目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