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痛?膽石?心臟病?拆解上腹痛5大成因及徵狀

突然上腹痛,不少人都會立即聯想是胃痛所致,但原來生膽石、膽囊炎、肝炎,甚至是心臟病也可以引致上腹痛。有急症科專科醫生指出,5大成因可以導致上腹痛,因此千萬不要視上腹痛為小事,當痛楚持續時應盡快求醫,查找痛楚根源,對症下藥。

成因一:胃酸倒流致胃痛

養和醫院急症科專科梁杰仁醫生指出,上腹痛最常見的原因是由胃部疾病引起,特別是香港人工作壓力大、三餐不定時、進食過速或過量,加上晚餐後短時間便睡覺,容易引起胃酸倒流,病人會感到「火燒心」、胃脹和胃痛等徵狀。

若病人持續胃痛,醫生可透過照胃鏡檢查胃部有否發炎、出血,甚至已演變成胃潰瘍的情況。一旦確認胃痛是因胃酸倒流而引起,病徵較輕微的患者,在排除癌症及其他原因後,醫生一般會處方中和胃酸劑及抑制胃酸分泌藥;若病人有胃潰瘍情況,醫生則會處方「質子泵抑制劑」,希望更有效地抑壓胃酸。

成因二:生膽石或膽囊炎 多於進食後右上腹痛

膽囊位於肝臟的下方,作用是儲蓄及分泌由肝臟製造的膽汁,幫助消化脂肪及酒精。梁醫生表示,當過度進食油膩的食物,膽固醇、脂肪等便有機會積聚形成結石,患者痛楚位置通常位於右上腹,多數於進食後2至3小時發生。膽石可能會阻塞膽管導致發炎,引致持續劇痛、發燒和出現黃疸徵狀,例如眼白變黃等。

如果膽管阻塞引起膽囊炎,其體積會比原本增大兩至三倍。目前膽囊切除術是最直接而且最有效的治療方法,手術後患者消化脂肪的功能會減弱,因此應避免過量進食油膩的食物。

 

成因三:肝炎病發 右上腹感痛楚

本港約十分一人口為乙型肝炎帶病毒者,傳播途徑多為母嬰傳播。梁醫生表示,乙型肝炎病毒會潛伏於身體多年,直至30至40歲時才有機會病發。肝炎病發時,痛楚通常於右上腹位置,由於它是慢性病,痛楚程度會比生膽石或膽囊炎的痛楚為低。若患者確診為乙型肝炎或其他肝炎,一般醫生會處方抗病毒藥物,抑制肝炎病發。

成因四:心臟病或冠心病發作 胸口近左邊感被重物壓

由於心臟和胃部的位置相近,心臟病或冠心病發作時都有機會引致上腹痛,痛楚會於胸口近左邊位置,患者會有被重物壓着的感覺,需要進行心電圖檢查才能確定痛楚是否源於心臟病。

梁醫生提醒,多做運動和健康飲食有助減少心臟病的風險,若運動後覺得心臟不適、氣促、出冷汗等,建議進行詳細檢查找出原因。

 

成因五:大動脈撕裂致上腹痛 黃金治療3小時

大動脈由心臟延至胸腔、上腹、下腹,負責供血至全身。當年紀大和長期高血壓時,動脈會退化、變得腫脹,直到血管腫脹至不能承受壓力時,就會撕裂及流血不止。大動脈撕裂亦會引致上腹痛,黃金治療時間只有30分鐘至3小時,如未有接受適切治療有機會致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