鹹蛋原來有兩種?拆解製作過程、保存方法

鹹蛋黃是中華料理常見食材,除了將整顆鹹蛋黃加入肉糭、糕餅之外,把鹹蛋黃壓碎再與各種配料翻炒的「金沙」料理也是香港、台灣人非常喜愛的美食。不同於皮蛋利用鹼性物質使鮮蛋的蛋白質變性、凝固,鹹蛋則是利用鹽的滲入,使蛋黃產生鹽析作用而固化,並帶有特殊的沙質感。

市面上的鹹蛋又可分為生鹹蛋及熟鹹蛋,生鹹蛋常為糕餅業所用,因鹽分滲入並不會使蛋白固化,做糕餅時可直接取用已固化的鹹蛋黃部份,剩餘仍為流質的鹹蛋白則可用於其他料理的調味。一般民眾較常接觸到的熟鹹蛋,是將生鹹蛋再加熱後,使蛋白受加熱作用凝固而成。

下圖看鹹蛋製成詳細步驟(傳統與現代製法有何分別?)▼

 
現在雖然只要將生鮮鴨蛋浸漬於食鹽水中便可簡單製作鹹蛋
但仍有許多業者採用傳統製法
將紅土與食鹽混合後包覆於生鮮鴨蛋上,再放入密封容器中封存
有些做法也會另外加入酒、茶葉、花椒等,提升鹹蛋的風味。
 
 
 
 

一般人常誤以為鹹蛋因為有醃漬過所以保存期限很長,台灣畜試所加工組研究員陳怡兆表示,其實過期腐壞是鹹蛋最常見的食安問題,雖然目前市面上的熟鹹蛋產品約含5%的鹽份,但蛋本身的水分含量仍高,儲藏期過長仍會腐壞變質,建議低溫儲藏(5~10℃)。

中華民國養鴨協會理事長陳自成說明,其實一般散裝的鹹蛋大約只能保存3至5天,若為了延長保存期限而提高鹹度,會讓蛋品太鹹、不符合現在消費者的口味;至於市面上能存放更久的產品則多是有再利用消毒水殺菌過的,雖然使用食品級的消毒水並不違法,但產品的風味會較差。

 

CAS台灣優良農產品協會副執行長洪美英也指出,目前市面上有些標榜健康、低鹽度的鹹蛋,可能會有因鹹度不足而較難保存的問題,甚至有些業者會進而添加防腐劑來延長保存期限,消費者在選擇時需要多加留心。洪美英說明,一般人食用鹹蛋很少會一次吃一整顆,入菜時也因為已有鹹度而會減少添加食用鹽,因此消費者其實不必太擔心會有鹽分攝取過量的問題。

另外,中國曾發生餵食鴨子違法添加物「蘇丹紅」來使鹹蛋黃更加紅潤的食安事件,但在台灣並未發生過類似案例。洪美英說,中央畜產會都會針對CAS蛋品,包含鮮蛋、皮蛋及鹹蛋檢驗是否含有蘇丹紅。其實鹹蛋的加工製程及原料都非常簡單,消費者在選購時只要盡量選購有品牌、有經驗證、標示清楚且容易溯源的產品,並注意產品的蛋黃顏色是否過度鮮豔,就可以確保安全。

 

鹹蛋在購買回家之後,最好用塑膠袋密封、放入冰箱冷藏,並且在食用前再次加熱殺菌。

 

提醒消費者,鹹蛋在購買回家之後,最好用塑膠袋密封、放入冰箱冷藏,並且在食用前再次加熱殺菌;若發現透過蛋殼可以看見蛋黃變成紫紅色,或是蛋殼有破損、切開來有臭味,都表示鹹蛋可能已經腐壞,最好不要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