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爆鼠傳人E型肝炎,該怎麼辦?

香港是不少國人愛去的旅遊勝地,但香港防護中心前天(14日)公布新增3例鼠傳人的E型肝炎案例,其中1人死亡,1人則在今年1月來過台灣。而連同去年(2018)確診的2例,香港已發生5例鼠傳人E肝案例。到底「鼠E肝」是什麼?會有人傳人的風險嗎?

Q1:什麼是鼠傳人E型肝炎?

衛福部疾管署表示,鼠E肝病毒於2010年在德國的鼠類首次發現,之後美國、中國大陸、越南、印尼、英國皆曾有鼠類檢出。全球人類確診鼠傳人E型肝炎的病例則共計6例,包含香港5例及加拿大1例(自非洲境外移入),均為成人,香港5例為56~81歲,均有慢性病,但加拿大的案例沒有慢性病史。

人類也有E型肝炎,只不過人類屬於A亞型,在老鼠之間傳播的則是C亞型。過去不知道C亞型可傳染給人類,但去年出現首例後,全球陸續出現6例,因此是新興傳染病。

鼠E肝和鼠疫是不同,鼠疫的細菌是通過空氣傳染,病毒飛沫在空氣中就能傳播,感染者需要被隔離;但鼠E肝是經由糞口傳染,接觸帶有病毒鼠類的排泄物、食用受汙染的食物,或遭鼠類咬傷才有可能感染。

因此,預防之道是,出國旅遊注意飲食衛生及環境清潔、避免接觸鼠類,特別是曾檢出鼠E肝病毒的國家;也要減少前往鼠類常出沒的地方,例如菜市場或公共衛生條件較差的地區,均可避免感染鼠E肝。

Q2:鼠E肝會人傳人嗎?

目前尚無人傳人病例發生,香港專家的病毒分析報告亦指出,鼠E肝目前沒有人傳人的可能性,除非出現基因突變。

(感染鼠E肝的症狀與一般肝炎很像,會出現發燒、倦怠、食慾不振、噁心嘔吐、黃疸等症狀。但目前已知有藥物可治療。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Q3:感染鼠E肝會有什麼症狀?

感染鼠E肝的症狀與一般肝炎很像,會出現發燒、倦怠、食慾不振、噁心嘔吐、黃疸等症狀。不過,鼠E肝的潛伏期長達15~64天,感染當下不會有感覺,大約半個月至2個月才會陸續出現症狀。

目前全球6個病例中,則有4例住院、2例未住院,其中香港1名74歲男性患者在今年4月28日住院,5月4日死亡,但羅一鈞說,不清楚這名個案的詳細病程,無法得知確切死因,不過其他人都已康復。

Q4:鼠E肝如何治療?

一般人類E肝不需特別治療,住院通常只給予點滴、營養等支持性療法,仍靠病人免疫力戰勝病毒,只有少數猛爆性肝炎需要肝臟移植。因此,得了鼠E肝仍須由醫師臨床判斷,是否需治療或採用的治療方式,且目前病例數不多,「即使是香港,也沒有提出治療準則或指引。」羅一鈞說。

香港一名曾接受肝臟移植手術的56歲男性患者,在感染鼠E肝後,醫療團隊使用雷巴威林(Ribavirin)治療,成功痊癒,這種藥物一般用來治療C肝,顯然用來治療鼠E肝也有效。因此,雖然鼠E肝沒有疫苗,也有致死風險,但仍有藥物可做為治療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