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在喝湯前,要先搞清楚關於喝湯的幾個小問題,否則“養生湯”變“傷身湯”。

飯前喝湯好,還是飯後喝湯好?
飯前喝湯,可以補充水分、滋潤消化道,使食物更容易下嚥。同時,少量湯還可刺激胃酸分泌,有利於食物消化和吸收。
而飯後喝湯,更適合寒冷的冬季。因為冬季需要更多能量,飯後再喝湯,總的進食量相對會大些,蓄能也更多。
所以,大家可以根據自己需求選擇飯前或飯後喝湯。比如,有減肥需求者,通常飲食過量,飯前喝湯,可以減少總的食物攝入量,對體重控制有益;想增重者則相反。
小提醒:如果是消化不良者,就不宜飯前喝湯,以免胃液被大量的湯水進一步沖淡,不利於消化吸收。

經常吃湯泡飯,會傷胃嗎?
湯泡飯時,其中的湯可能會稀釋胃腸道中的消化液,這些消化液提供胃酸、蛋白酶、脂肪酶、澱粉酶等,用於消化食物,若濃度下降,就會出現消化不良的情況。
另外,湯泡飯會減少食物在口腔內的咀嚼時間和次數,使還沒嚼碎的食物進入胃裡,從而加重胃的負擔。
但對於老年人來說,吃湯泡飯也有點好處。因為老年人大多有唾液分泌不足、食慾不振的問題,湯泡飯可以幫助潤滑口腔,也可以增加飯的風味,促進消化液分泌。
因此,湯泡飯並不一定會傷胃,吃飯時注意細嚼慢嚥,以吃飯為主,不要為喝湯而泡飯就可以了。

常喝老火湯,容易長結石?
老火湯鮮甜好喝,有兩個關鍵因素:一是有肉,如雞架、豬骨、瘦肉;二是時間長,半小時起步。
然而,這都會使湯裡的嘌呤飆升。尤其是有些老火湯裡還有動物內臟,如豬肚湯、豬肺湯、豬什湯等,嘌呤含量更高。
人體攝入過多嘌呤,會生成尿酸。尿酸過高,不止導致痛風,也會造成尿酸鹽沉積,引起尿酸結石。
所以,高尿酸血症或痛風人群要少喝老火湯,一般人群每週喝“老火湯”不應超過3次。
此外,建議肉類湯煲1個小時左右,最長不超過2個小時;魚湯則時間控制在1小時之內。
白白的骨頭湯,能補鈣嗎?
其實,骨頭湯之所以看起來白白的,跟鈣沒什麼關係,全是因為脂肪。
動物骨頭里的鈣,用水熬不出來,骨髓和肉裡的脂肪卻可以,這骨頭湯燉著燉著,脂肪就跑出來了。
而脂肪乳化,湯看起來就會白白的。脂肪含量越高,湯就越白。
而且,這種湯裡嘌呤的含量也特別高,喝多了容易被痛風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