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一顆桂圓三味藥 冬天每天吃點它 助眠補氣血 養出好氣色

《本草綱目》記載

“食品以荔枝為貴,而資益則龍眼為良”

新鮮時

味道鮮甜爽滑

放上十天半個月後

它就變成了一枚不折不扣的“養生果”

本文專家 : 李國菁  首都醫學大學  附屬於北京世紀祭壇醫院  中醫內科 主任醫師

它是一枚不折不扣的“養生果”

龍眼又稱桂圓,由於龍眼的成熟期在農曆八月,古時稱八月為“桂”,加上龍眼果實呈圓形,所以又稱龍眼為桂圓。在某些地區,龍眼是鮮果的稱呼,而桂圓是乾果的稱呼。

龍眼作為鮮品,入藥作用較弱,較適合當水果吃,而乾的龍眼肉(桂圓肉)經過炮製,有更強的藥用價值。

桂圆虽小,可全身是宝!桂圆吃法不同功效也不同,怎么吃

龍眼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纖維素及礦物質,有一定的抗衰老、補益心脾的作用。

鮮的時候,果汁比較多,跟乾品相比,鮮的時候吃可以生津止渴。

● 降低膽固醇、三酸甘油酯,維持皮膚正常功能

龍眼中的菸鹼酸含量較高,菸鹼酸也就是維生素B3,是人體中不可或缺的營養成分,在促進人體正常發育上扮演重要角色。菸鹼酸還可以影響造血過程,能促進鐵吸收和血球的生成,也具有維持皮膚正常功能和消化腺分泌的作用。

除此之外,菸鹼酸還可以維持胰島素的正常功能,降低膽固醇、三酸甘油酯水平,對擴張血管,缺血性腦血管疾病及後遺症,也有比較好的調節作用。

食用量:鮮龍眼一天吃10~15顆左右較合適,每顆龍眼約10克,總量不超過200克為宜。

作為乾品的龍眼肉(桂圓肉),入藥時更能補氣補血、安神,還有提高免疫力的功效。

● 益氣養血:貧血、低血糖、面色蠟黃沒有光澤,頭髮乾枯一抓掉一大把的朋友可以適量多吃。

適合缺血性貧血、失血性貧血、氣血耗傷的人服用。

面色蠟黃、頭髮乾枯、指甲焦脆、惡寒、精神萎靡、容易疲倦等均是氣血不足的表現。

● 養心安神:適合睡不著、夢多、半夜容易醒來的人群。

龍眼肉歸心經,能補氣血,滋養心臟,長期勞心、睡眠不好的人,可服用龍眼肉。例如有些人晚上睡眠特別“輕”,一有點動靜就醒過來,醒來還很難入睡,多數原因是血虛造成的“血不養心”,需要適量補心血,可以經常吃點龍眼肉。

● 健脾養胃:不愛吃東西,挑食的朋友不可少。

龍眼肉亦入脾經,可補脾健胃,藉由加強脾胃功能,幫助脾胃產生充足氣血。

● 益智:渾渾噩噩,健忘的朋友可以長期使用。

補充陽氣:手腳冰冷,胃脘冰冷的朋友家中要常備。

冬天對陽氣虛的朋友來說是雪上加霜,它能夠補充人體陽氣,補充能量,讓人由內而外的溫暖起來。

食用量:每次食用量控制在5~10顆,每天不宜超過15顆。

全身都是寶

龍眼皮:除了健脾和胃的作用外,還有止癢止痛的作用,碾碎後抹在皮膚上可以緩解蕁麻疹。

龍眼核:有止血鎮痛的功效,可用於燙傷、濕疹等。

這樣吃營養加倍

●中醫傳統膏方:玉靈膏

原料:桂圓、西洋參,比例為10:1。

做法:桂圓去殼去核,西洋參打粉,將兩者拌勻,裝入碗中,用絲棉布覆蓋碗口,防止水汽過度稀釋膏體,同時又能保證膏體柔潤。

然後隔水蒸,可以在蒸籠裡舖一層米,為的是在蒸的過程中能吸收大米的米穀之氣,增強補脾功效。

蒸的時候只要用中小火慢慢蒸,中途記得添水,以免蒸糊,蒸到桂圓肉發黑就可以了。

每次取一小勺,用開水沖著喝,每天1~2次,早晚各一次,早上空腹喝,晚上睡前喝。特別是睡眠不好的人,睡前喝一點玉靈膏,能幫助提升睡眠品質。

注意:如果喝完以後有上火的現象,可以適當減少用量,或改成早上喝一次。

● 桂圓紅棗茶:補血安神、補益心脾、改善氣色

材料:龍眼肉(桂圓肉)6粒,紅棗3個。

做法:紅棗掰開,與龍眼肉(桂圓肉)一起用沸水沖泡,悶20分鐘後飲用,可以反覆沖泡。

●西洋參桂圓菊花茶:益氣養陰、補氣補血

製作方法:取6克菊花,10克西洋參,6克龍眼肉(桂圓肉),進行煎煮代替水來飲用,每天不超過2000毫升。

● 桂圓粥:補氣血、安神養心

製作方法:取龍眼肉(桂圓肉)30公克,粳米100公克,加適量水煮成粥。

忌食人群

積、腹脹、上火、痰濕者,血糖較高者慎用。

健康小貼士

1.龍眼作為鮮品,入藥作用較弱,較適合當水果吃,而乾的龍眼肉(桂圓肉)經過炮製,有更強的藥用價值。

2.鮮龍眼:抗衰老、益氣養血、生津止渴。

龍眼肉(桂圓肉):養心安神、健脾養胃、益智、補充陽氣。

4.這樣吃營養加倍:玉靈膏、桂圓紅棗茶、西洋參桂圓菊花茶、桂圓粥。

5.忌食人群:積水、腹脹、上火、痰濕者,血糖較高者慎用。

6.食用量:鮮龍眼一天吃10~15顆左右較合適,每顆龍眼約10克,總量不超過200克為宜。
乾品的龍眼肉(桂圓肉)每次食用量控制在5~10顆,每天不宜超過15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