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這菜是天然的「清肺高手」
它既是水果,也是蔬菜,因為皮薄汁多,清甜爽口,所以又被稱為「地下雪梨」。
是不是有朋友已經認出來了?沒錯,這食材就是荸薺,又叫馬蹄,有些地方俗語稱「地梨、地栗」。
1 荸薺個頭雖不大 卻是藥食同源的「潤肺」高手
荸薺自古以來就被中醫認為是很好的冬季養生食材,尤其適合現在食用。
01
清熱化痰
荸薺性甘、寒,果肉白色入肺,在《本草綱目》中記載荸薺有降火、補肺化痰的作用,能一定程度上緩解乾燥冬季出現的肺熱咳嗽,咳吐黃黏濃痰等症狀,保護呼吸道。
02
養陰生津
荸薺含有大量的水分,約佔其總重量的90%,這使得它具有清脆的口感,日常吃它也有助於保持身體的水分平衡。
03
通便消食
此外,荸薺中還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有助於促進腸道蠕動,預防便秘,同時也能增加飽腹感,加上它的熱量又較低,每100克荸薺大約只含有60千卡的熱量,常吃對想減肥、老年便秘的人有一定的幫助。
2 荸薺吃法多樣 榨汁、入菜都好吃
荸薺吃法多樣,既可以直接當水果吃,也可以煮水榨汁,還可以煮熟吃或切碎和肉餡做丸子。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幾個養生的好吃法:
01
五汁飲-滋養養肺
這是《溫病條辨》中的一個名方-五汁飲,以荸薺入藥,五種白色的食材搭配,能很好地保養肺部、保濕皮膚。
那具體怎麼做呢?其實非常簡單:
梨子30克、荸薺20克、蓮藕20克、麥冬10克、蘆根10克,加水煮或榨汁即可。
溫馨提醒:此方較適合做成熱飲,對脾胃友好,血糖高的人可不放或少放梨子。
02
清燉獅子頭-解膩助消化
荸薺口感清脆香甜,老年人群牙口不好,直接吃可能咬不動,此時把荸薺切一切,剁碎了做湯羹、餡料,會更好消化,味道鮮美。
食材:荸薺10個、生薑3片
做法:荸薺洗淨去皮,和豬肉一同剁碎,加入少許紅薯澱粉、調味料,摔打上勁,放入鍋中小火慢煨1個半小時~2小時即可。
3 但要是忽略這3點去吃 荸薺就易生蟲、變質,營養都浪費
01
去蒂削皮能減少寄生蟲食用風險
有些人吃荸薺時,喜歡直接啃食。殊不知,荸薺作為一種水生植物,它生長的環境剛好是寄生蟲-薑片蟲,絕佳的生存環境。薑片蟲的囊蚴附著在荸薺上,如果我們直接用牙齒啃荸薺皮生吃,那此時幼蟲就可能進入體內。
尤其是荸薺的蒂,這個部位更容易長出寄生蟲。所以,我們吃時要盡量避免直接生啃吃,要去蒂削皮後再吃。
02
帶泥分裝保存更新鮮
很多人把荸薺買回家的第一時間就喜歡去沖水,把它洗乾淨,再放進冰箱保存,卻不知道這樣把泥都洗掉的話,荸薺會很容易壞掉。
加上前面提到的荸薺外皮中又可能攜帶寄生蟲,所以更建議購買荸薺後直接帶泥保存,且要單獨用保鮮袋包裝,與熟製食品分開存放在冰箱冷藏室。
03
荸薺不是削掉越「乾淨」越好
也要注意,吃的時候也不能把荸薺削得「過分乾淨」。
這會讓它的「抗菌」寶貝——荸薺英被浪費,所謂荸薺英就是處於荸薺的外皮和果肉之間的那層黃色部位,具有抗菌作用,能夠抑制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等有害菌。
在流感、百日咳等呼吸道感染的時候,多吃一些荸薺可以起到輔助殺菌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