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盛夏時節 警惕腦出血
大暑將至,既是二十四節氣中第十二個節氣,也是夏季的最後一個節氣,「濕熱悶蒸」在此時到達頂點。此時正值「三伏天」中伏前後,是一年中日照陽光最猛烈、最炎熱的時節,戒驕戒躁、養生保健為重中之重。
夏季高熱難耐,腦出血的風險悄然而至。腦出血的成因多樣,多由高血壓、血管病變(如動脈瘤、腦血管畸形等)、藥物性腦出血、頭顱創傷等引發。一旦腦出血後果難以估計,輕則頭痛欲裂偏癱,重則失去生命。
盛夏酷暑,我們如何居家保健,讓我們自己與家人遠離腦出血呢?
一
飲食與營養小貼士
1
注意飲食清淡,避免食用含鈉鹽較高的食物,如醃漬食品、煙燻食品、火腿、鹹菜、鹹魚、鹹肉以及含鹽量較高的調味料和醬料,控制每日攝鹽量不超過6克。鹽分過高的食物會導致體內水分過多,增加血液量,進而導致升高血壓,加重心腦血管負擔。
2
適當補充優質蛋白質,如豆製品、乳製品、魚肉、瘦肉等,減少油炸、辛辣、高脂肪的食物攝取。
3
高糖、高脂的食物會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油脂攝取可優先選擇健康的橄欖油、菜籽油、大豆油和玉米油,減少食用動物油、棕櫚油和椰子油;不要貪食含有反式脂肪酸豐富的點心、蛋糕和人造奶油等。購買食品時多留意一點配料表,您的健康就多一分保障。
4
多食用夏季當季瓜果蔬菜,不宜進食大辛大熱之品,以防體內積熱、邪熱化火、肝陽上亢,導致血氣上湧。
二
運動與鍛鍊小貼士
1
選擇合適的時間鍛煉,避開高溫時段。夏季溫度最高的時間通常是從上午10點到下午3點,這個時段可選擇在室內運動,如瑜珈、太極、冥想等舒緩運動,放鬆心志。
2
外出運動宜在清晨或傍晚時段,夏季運動注意控制運動強度,不要過度疲勞,飯後與家人散步,打打羽毛球、八段錦都是不錯的選擇。
3
運動時及時補充水分,並適當補充電解質飲料。
4
運動後降溫不宜過快,運動時毛孔處於擴大狀態,突然的冷刺激可導致毛孔急劇縮小,容易受寒邪侵擾;休息半小時到一個小時,機體平穩下來再洗澡解乏為宜,避免血管極度收縮舒張,導致腦血管「爆裂」的風險。
三
作息與睡眠小貼士
1
早養脾胃、午養心、晚養百脈。立夏之後,晝夜短,我們的作息也應隨之調整,可以適當晚睡早起,順應自然界陽盛陰虛的規律,但至少要保證6~7個小時的睡眠。
2
午餐後適當小睡,時間30分鐘即可。閉目養神既能消除疲勞迎接下午的工作學習,又能安養心神,養護腦血管。
3
晚上人體氣血運作相對緩慢,舒緩的睡前準備可調養百脈。 21點到23點正是機體需要調整休息的時刻,此時段可以梳梳頭,改善血液循環;溫水泡腳,水溫40~42度為宜,15~20分鐘即可,能促進新陳代謝,提高睡眠質量,讓高效的睡眠呵護我們的腦血管。
四
情緒管理小貼士
炎炎夏日,不要「情緒中暑」喔!心靜如水,乃養生之道,夏季肝火旺盛,易焦易燥,導致血氣上湧,加重我們腦血管的負擔。怒氣傷身,保持心態平和,維持平穩的血壓,保護我們的腦血管。感覺到憤怒時可以採取「五步製怒法」。
第一步,按下暫停鍵,可以選擇先離開,讓自己恢復冷靜;
第二步,做深呼吸,為大腦帶來更多的氧氣,幫助平息怒氣;
第三步,找到憤怒的原因;
第四步,用訴說的方式表達憤怒,平緩地表達自己的意見;
第五步,排解憤怒,遇事學會冷靜,告訴對方如何解決這個問題。適當地聽一些舒緩的音樂,泡一杯茶,與家人閒坐,放鬆疲憊的身心。
五
定期體檢小貼士
定期體檢有助於疾病的早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為您的健康生活增添保證。許多疾病可能只有在身體檢查時才能發現,日常生活沒有任何症狀,如動脈瘤、腦動靜脈畸形、高血壓、動脈粥狀硬化等,這些疾病一旦導致我們的腦血管疾病,追悔莫及。腦血管疾病的患病族群已趨於年輕化,只有定期體檢才是早期發現重要疾病的有效措施。體檢不是為了查出病,而是為了了解自身健康狀況,方便我們健康管理,及時消滅小問題,避免大隱患的存在,為我們的健康把關。
六
生活習慣小貼士
1
養成良好的生活作息,戒菸限酒,避免熬夜,切忌過度依賴空調,一般設置在攝氏26度左右,以免過大的溫差對身體造成負擔。記得每日開窗通風,用新鮮的空氣滋養身體。
2
分時段有效喝水,少量多次飲水。起床一杯,補償夜間水分損耗,促進腸胃蠕動,避免便秘的發生;工作間歇一杯,緩解疲勞,適當修整;餐前一小時一杯,促進食慾;睡前一杯,減少夜間血液粘性增加。不口渴也要喝水,不口渴不等於體內不缺水,當感覺口渴時體內已輕度缺水,所以間隔一段時間就適當喝一杯水。
3
保持大便通暢,遠離便秘,不給腦血管增加「壓力」。便秘時我們的腹內壓急劇增高,同時血壓也在升高,血管中薄弱或病變的部位就容易在此時發生意外。尤其老年人更應該避免用力排便,減少心臟和腦血管疾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