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的評估與應對

黃曉麗

女,消化內科碩士,老年醫學博士,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近年來主要進行老年消化系統多項疾病的基礎和臨床研究,以及老年營養相關的研究;承擔一項自然科學基金課題及多項省廳級課題,參與多項級、省級及合作課題,發表論文多篇。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飲食結構的改變,慢性便秘的患病率日益增加。便秘對老年人危害大,除嚴重影響生活質量外,還在結腸癌、肝性腦病、癡呆等疾病的發生中有重要作用,嚴重便秘在急性心肌梗死、腦血管意外時有導致生命危險的可能性。正確的認識便秘及合理防治具有重要的社會意義。本欄目有幸邀請到了華西醫院的黃曉麗醫生,本期將為我們介紹便秘的評估與治療。

便秘的綜合評估

根據2017年《老年人慢性便秘的評估與處理專家共識》意見,老年人慢性便秘的綜合評估包括危險因素評估和臨床評估兩部分,本此將重點介紹危險因素評估,方便讀者自查。

1.液體攝入人情況:人體每天大約有1000毫升的液體從迴腸進入結腸,但個人液體的需要量因人而異,每天液體攝入總量在1.5~2L為宜。當個體每天液體攝入總量(包括食物內的水分))少於1.5 L時,會導致腸道內水分減少,造成糞便乾結及糞便量減少,從而發生便秘。

2.飲食情況:膳食食纖維能增加糞便體積,引起結腸膨脹並促進糞便推進運動。當纖維素攝入量不足(<25 g/d)時,對腸壁的刺激作用減少,影響結腸傳輸時間、腸蠕動頻率以及糞便量,從而導致便秘。

3.活動量:活動量減少會增加便秘的風險。由於長期缺乏運動,腸道蠕動功能減退,糞便在腸道內停留時間過長,水分被過多吸收,導致大便乾結,從而誘發和加重便秘。

4.環境因素:有些環境下不適宜排便,如排便場所缺乏私密性,如患者不能獨立如廁、需要他人協助排便、廁所設施不便利等都可以引起老年人抑制便意,從而誘發或加重便秘。

5.精神心理因素:老年人常面臨多種問題,如喪偶、獨居、多病,從而導致焦慮、抑鬱、睡眠障礙等精神心理問題,對老年人的生活質量產生嚴重影響。精神心理因素也會影響患者胃腸道的感覺、運動和分泌功能。

6.社會支持:老年人慢性便秘與社會支持密切相關,研究發現增加社會支持可以降低老年人便秘的發病率,患者的生活質量和社會支持以及對支持的利用度呈正相關。

 如何應對便秘?

(一)調整生活方式

1.攝入足夠的膳食纖維:老年人應當攝入足夠的膳食纖維的(≥25g/d)。鮮嫩的蔬菜瓜果富含可溶性纖維、維生素和水分,應當成為慢性便秘老人膳食的重要組成部分。

2.攝入足夠的水分:老年人要養成定時飲水和主動飲水的習慣,每天的飲水量以1500~1700 ml為宜,每次50~100 ml,一般推薦飲用溫開水或淡茶水。

3.合理運動:散步、拳操等形式不限,以患者安全 (不跌倒)、不感覺勞累為原則。

4.建立正確的排便習慣:鼓勵患者建立規律的排便習慣。具有正常排便習慣的大多數患者,通常在每日的大約同一時間排空大便。

(二)中醫中藥治療

按照證候,中醫將老年人慢性便秘分為腸道實熱證、腸道氣滯證、肺脾氣虛證、脾腎陽虛證及津虧血少證等證型。中藥(包括中成藥製劑和湯劑)、針灸和推拿是我國人民千百年來治療便秘的有效方法,在臨床上也有一定療效,可能會改善便秘症狀及焦慮抑鬱情緒。但長期服用中藥可能會發生藥物性肝損傷以及其他不良反應,需特別注意。 當然還有藥物治療、手術治療等方法,還需就醫問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