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醫大師談:日常生活中如何養胃?

名家養生科普訪談:李佃貴教授


民以食為天,人以胃而生。但“十胃九病”,胃病在人群中發病率極高,無論是脾胃虛弱的老年人還是年輕的上班族,都因為日常飲食和生活作息等問題還患有胃病。而胃相當於承載食物的容器,胃出了問題,尤其是老人,就會阻礙食物的消化吸收,營養物質到不了身體,身體自然就會變差。所以,養胃刻不容緩,那麼日常養胃該怎麼做呢? 本期歐華綜覽健康養生專欄讓我們一起了解人體腸胃的養護秘籍。 本期訪談嘉賓我們邀請到了河北省中醫院的李佃貴教授,為我們科普講述如何健康養胃,守護健康!

IMG_256

李佃貴教授,河北省中醫院名譽院長、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第三屆國醫大師,首屆中醫藥高等教學名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全國第三、四、五批名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中央電視台《健康之路》、《中華醫藥》特邀專家,北京衛視《養生堂》特邀專家。擅治多種疑難雜病,其中對慢性胃炎、胃癌前病變、潰瘍性結腸炎的治療有較深的造詣,主持完成了“胃痛寧膠囊的藥理實驗研究”等多項課題,並獲得科技進步獎。

“養生好胃,人生好味”,讓我們走進本期名家科普訪談:

脾胃的主要功能,對我們健康的影響?脾胃有病變是否有一些常見症狀?

脾胃五行屬土,屬於中焦,同為“氣血生化之源”。 “脾胃一傷,則五臟皆無生氣”,說明脾胃對五臟有很大的影響,脾胃運化功能健旺,則氣血充盈,營養五臟;脾胃受損,則氣血生化之源虧乏,影響五臟健康。

  • 一、對肝功能的影響。肝、脾、胃都屬人體消化系統,三者之間聯繫密切。肝臟主要負責人體脾胃消化後吸收的相關營養物質的生物轉化,有助於人體有效吸收和利用各種營養物質。如果脾胃功能出現問題,某些營養物質消化不良,就會影響肝臟的生物轉化,引起相關代謝疾病,比如脂肪肝。
  • 二、對腎功能的影響。中醫認為脾屬土,腎屬水,脾屬後天之本,腎為先天之本,兩者關係密切。腎精的產生與脾胃的水穀運化有關,脾胃消化功能的有效實現需要溫腎陽的輔助。如果脾胃不和,水穀不能轉化為精氣,就會導致腎精不足、腎陽虛,甚至腹瀉、水腫等,會損害健康。
  • 三、對心臟功能的影響。中醫認為,食物經過脾胃運化後,能生成氣血,維持人體氣血平衡。脾胃不和,運化功能下降,導致氣血不足,影響心臟氣血供應,引發相關心臟疾病。
  • 四、對肺功能的影響。肺氣的盛衰,取決於脾胃的強弱。脾胃虛的往往會導致肺氣虛,容易患感冒和其他呼吸系統疾病。常見症狀:慢性胃炎或萎縮性胃炎一般都無特異性的臨床表現,可無明顯症狀,有症狀者常見表現依次為上腹部不適、腹脹、餐後飽脹和早飽感、疼痛等非特異性消化不良症狀,可伴有食慾不振、嘈雜、噯氣、反酸、噁心、口苦等消化道症狀,少數患者伴有舌炎、消瘦和貧血。部分患者可以合併有焦慮、抑鬱等精神症狀。其胃鏡病理的嚴重程度與症狀之間無相關性。

日常生活中如何保養好自己的脾胃?食物和營養方面要注意些什麼?

俗話說胃病“三分治七分養”,七分養應該在三分治的基礎上進行,經全面檢查確診後進行系統治療,並配合精神方面進行調養,才能達到理想的治療效果。胃就像一部每天不停工作的機器,食物在消化的過程中會對黏膜造成機械性的損傷,保持有節制的飲食是治療胃病的關鍵。另外,高度精神緊張也是胃病發生的重要原因,如司機、建築工人、辦公室工作人員等的胃病發生率都很高,所以這些人更應該節飲食、暢情志。

首先,從生活作息上做起,一日三餐要定時定量,最好給自己設定一個時間表,然後嚴格遵守。而晚睡晚起的人會有早午餐一起吃的習慣,這種習慣必須要改,並不是說晚上吃夜宵可以彌補過來的,因為人的生物鐘雖然可以前後移動,但總是在一定範圍內,不可能產生太大的差別。

其次,由於硬的、纖維類的食物不好消化,因而建議少吃多餐,如果還沒到正餐時間,可以補充一些食物,但不宜過多,一定要記住這不是正餐,正餐還是要按正常來吃。食物以軟、鬆為主,一些比較韌性、爽口的東西不宜多吃,因為這些東西最難消化。湯最好飯前喝,飯後喝也會增加消化困難。入睡前兩三個小時都最好不要進食。此外,患有胃病的朋友們還應該戒菸、酒、咖啡、濃茶、碳酸性飲料。

最後,如果在患有胃病而不是在急性情況下,不提倡服用藥物治療,因為長期吃藥都有副作用,而胃病是一種慢性病,不可能在短期內治愈,更多依靠食療進行調理。那麼選擇什麼樣的食物呢?這裡,李教授給出了“紅黃綠白黑”這一口訣:“紅”是指西紅柿(番茄),一天一個西紅柿,患上前列腺癌的機率減少45%; “黃”是指玉米、胡蘿蔔,這些食物富含維生素a,而缺乏維生素a的孩子容易感冒、發燒、扁桃體炎;中年人容易患癌症、動脈硬化;老年人容易眼睛發花、視力模糊; “綠”是指前面提到過的綠茶; “白”是指燕麥片,它不但可降低膽固醇,還對糖尿病、減肥有特別好的功效,此外還能通大便; “黑”是指黑木耳,科學實踐證明黑木耳能降低血黏度,每天吃5-15克即可。

中醫與西醫哲學思維方法的差異

中西醫的思維方法雖然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思維體系,但二者均有悠久的歷史沉澱和值得學習的亮點。我們將從認識論、診療過程、疾病預後三個角度比較二者的差異。

中醫在認識論方面採用的是整體觀念。整體觀念有兩方面含義:一、人體是一個有機整體,人體內各臟腑在健康狀態下相互配合,在病理狀態下相互影響。二、人與自然是一個整體,季節的變化會對人體產生影響。例如:春季流感多發、慢性病在季節交替時容易加重。西醫是在微觀世界中認識生命。西醫在數百年前就通過解剖的方法認識人體、治療疾病。隨著顯微鏡的出現,西醫進入了微觀世界,使人類的認識層次精細到了細胞、分子層面。

在診療過程方面,中醫思維是治療病的人,西醫思維是治療人的病。例如:中醫在治療胃病方面,會考慮到肝胃不和、正氣不足等情況,在治療胃病的過程中不單治胃。西醫在治療胃病時,目光聚焦在胃部,不考慮其他致病因素對胃的影響。

在疾病愈後方面,中醫採用“扶正氣、祛邪氣”的方法防止疾病的反覆。西醫採用適宜的康復治療技術,使患者最大限度的恢復生活和勞動能力,達到讓病人重返社會的目的。由此可見,中醫思維主要考慮防止病情反覆,西醫思維主要考慮患者的社會融入。 兩種思維方法都是人類與疾病抗爭的過程中積累的寶貴財富,在中醫思維方法與西醫思維方法的指導下,中西醫均在不同領域取得了良好效果,應當互相學習、取長補短。

什麼是“濁毒學說”,它在中醫治療中有什麼樣的運用?

“濁毒理論”是我們本期採訪嘉賓李佃貴教授提出的中醫新理論,“濁毒理論”的所說的“濁毒”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濁毒:泛指一切對人體有害的不潔物質和不良情志,可分為外濁毒和內濁毒,外濁毒又分為“天之濁毒”和“地之濁毒”,內濁毒主要是指“人之濁毒”。人之濁毒是當前研究的重點,主要是指情志不暢、神志不清、飲食不節(潔)、起居失常以及代謝障礙所形成,又可分為“身之濁毒”、“心(神)之濁毒”。 “身之濁毒”主要是指狹義之濁毒,“心(神)之濁毒”主要包括不良的情志和神誌。狹義的濁毒:即人之濁毒中的“身之濁毒”,它既是致病因素,又是病理產物。常由多種因素導致臟腑功能紊亂、氣血運行失常,機體內產生的代謝產物不能及時正常排出,蘊積體內而化生,又可以對人體臟腑經絡及氣血陰陽均能造成嚴重損害。淨化人體內環境是“濁毒理論”的健康觀和核心思想,濁毒化是“濁毒理論”的發病觀,化濁毒是“濁毒理論”的方法論。

最初用於指導慢性萎縮性胃炎伴腸上皮化生、異型增生等胃癌前病變的治療,形成了以“化濁解毒”為特色的理論體系和診療方案。打破了胃癌前病變不能逆轉的理論束縛!之後,該理論不斷豐富發展,不僅應用於脾胃、肝膽系疾病,還廣泛用於指導內科、外科、婦科、兒科、皮膚科、五官科等多學科疾病的診療,它充實了中醫證候學,創新了中醫病因病機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