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談 中老年人身體保健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越來越重視身體的健康。疫情沖擊之下更是凸顯了身體保健的重要性。特別是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加,身體機能開始衰退,更要在這方面多加注意。本欄目有幸邀請到了嚴蔚冰教授為我們分享中老年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保健及我國傳統中醫療法——導引。

嚴蔚冰,男,1951年生,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中醫診療法(古本易筋經十二勢導引法)代表性傳承人、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坐姿八段錦導引法)代表性傳承人,上海中醫藥大學兼職教授,上海傳承導引醫學研究所所長。嚴蔚冰教授一直致力於中醫導引學的挖掘、整理、研究及其傳承和普及,在該領域頗有建樹。

中老年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保健

健康取決於健康的生活方式,嚴教授從以下三個方面為我們介紹了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保健:

(一)導引。嚴教授介紹,經筋的狀態,與健康密切相關。而易筋經導引法的特點是逐筋疏導。即十二個導引勢對應疏導人體的十二經筋和十二經絡,尤其是常見的肺腫瘤、帕金森氏癥、脊柱相關疾病以及亞健康狀態的調治具有很好的療效。

(二)艾灸。艾灸主要是地道藥材「艾葉」經嚴格炮制而成的「陳年艾絨」,其艾火有力,藥性通達,故能溫經逐寒,涵養氣血,是居家養生的首要方法。

(三)飲食。現代人生活節奏快,常常是不安頓,不但進食沒有規律,到了飯點也沒有胃口,這樣會導致脾胃失調。中醫認為「脾乃後天之本」有一個好的脾胃,我們的身體才會好。再則,國人生病了首先想到的是藥補和食補,然而經驗告訴我們,現代人的很多健康問題就是從吃太多了,吃太雜了,或吃了反季節,反地域的東西,導致脾胃失和所致。所以生病了首先要忌口,佛教醫方明中特別提到「疾病以減食為湯藥」這裡的減食不是不吃,少吃,而是不該吃的東西不吃。那麼吃些甚麼?可以吃一些符合中國人飲食習慣,健脾養胃的白粥,茯苓,葛根粉等等,給脾胃一個修養生息的機會。

何為導引

導引,是一種中醫方法體系。在《黃帝內經·素問》中,導引與中藥、針、灸、砭石、按蹺並列為中醫的六大體系。但中藥、針、灸、砭石、按蹺,都是外援之法,靠別人助力,而導引是調動自身的積極性,自救、自療、自養,是由內而外的內應之法。

(一)導引的本質特點,古人將其形象的概括為:「導氣令和,引體令柔」,意即導引能舒筋骨,通經絡,讓氣血執行旺盛。對困擾現代社會的慢性疲勞綜合徵和老年慢性疾病的預防、康復有顯著成果和積極意義。

(二)健康長壽是人類亙古不變的追求。《黃帝內經·素問·上古天真論篇》記載:「今時之人,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神,不知持滿,不時禦神,務快其心,逆於生樂,起居無常,故半百而衰也。」這段文字開宗明義地闡述了今時之人,因何多病短壽。告誡後人,長壽並無多神祕,就在日常規律的生活起居裡。

(三)《黃帝內經·素問·四季調神論篇》針對四季變換,提出了針對性的建議,即,「隨春夏秋冬四時之氣,調肝心脾肺腎五臟之神志也。」告誡後人,要順應四時氣候的特點,在日常生活中適時得當的調攝身心情志。在當季可重點練習相應的導引勢疏導對應的經絡。

(四)靜心覺知,未病先防。現代科技高速發展,導致人們對自身的健康狀態大多是通過體驗數據來獲得。而中醫關注的是「以人為本」,即健康與否自己應該有所覺知。「人有五臟、七竅、十二節,凡有不適,一定會有所表徵」,此時若能靜心覺知,適時應用導引、按蹺、艾灸、食療等方法進行幹預,就能促進其回覆如初。

 

內容整理:暨南大學新聞學院 路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