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腰頸椎保健與中醫王氏脊椎療法

 

名家養生科普訪談:

王興治

頸腰椎病是難以治癒的疾病,多發於中老年人群,西醫普遍採用手術治療。本欄目有幸邀請到了中醫王氏脊椎療法第十三代傳人王興治,與我們談談中老年人腰頸椎的保健,王氏脊椎療法及其對脊椎疾病的治療。

王興治,1953年生,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王氏脊椎療法”第十三代傳承人。自幼受王氏脊椎療法治療技術熏陶,青年時跟隨爺爺、父親進行治療工作。 2010年,將王氏脊椎療法申報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中老年人如何做好腰頸椎的保健

一般人到50歲以後就開始出現各類疾病,身體免疫力下降,尤其應該注意要腰頸椎部的健康與保養,老年人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應該注意溫度的保養。現代社會,空調已經成為了日常生活的剛需,但是常吹空調卻十分容易讓我們患上頸腰椎病,日常生活中應當避免溫度的驟升驟降,空調溫度保持在24℃左右較為適宜。

其次要增強日常的鍛煉。散步是極佳的運動方式;擴胸運動和拍牆鬆筋式功能鍛練也能夠有效防治頸椎病,擴胸運動鍛煉方法:正立,雙上肢屈肘,使肩向後背靠攏,同時做深呼吸以擴胸。拍牆鬆筋式鍛練方法:正立,兩腳叉開與肩同寬,站立於距離牆約10cm處,後背對牆,雙上肢於胸前交叉,左手抱右肩,右手抱左肩,然後用後背部撞擊牆面。通過行擴胸運動和拍牆式鍛練可以鬆解後背部的肌肉,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使肌肉疲勞和肌力平衡恢復。

但是也有一些動作是千萬不能做的,主要有三方面,一是盡量不要做彎腰的動作,因為彎腰之後,椎體的後緣增寬,前面的壓力增大,會加重病情;二是要盡量避免跑、跳這些動作,跑步跳躍是反復會衝擊擠壓椎間盤,加速退化;三是盡量不要坐軟的沙發,矮的凳子,因為做這些動作的時候,腰的屈曲也是過大的,它椎間盤向後的壓力也是增大的,容易加重腰椎間盤突出,錯誤的鍛練方法只會使病情越來越重。

最後,尤其要注意自己的姿勢。軍人的姿勢較為標準,頸腰椎病患病概率較小,可以學習模仿。經常活動頸椎,姿勢的改變能夠有效預防頸腰椎病,切記不能長時間低頭或仰頭,要低頭仰頭交叉進行。另外教大家兩種睡姿,第一個就是平躺,仰睡的時候,腰部和腿部墊個小枕頭,如果你喜歡側身睡覺,頭下放一枕頭,軟腿中間夾一枕頭,減少骨盆的旋轉,造成腰椎的壓力。不正確的睡姿,會增加腰椎弧度,致脊椎後方的小關節過度受壓和拉傷前方的軟組織。

大家都喜歡半躺在沙發上看電視、玩手機。其實這些舒服的姿勢最傷腰,時間久了容易引起腰痛。經研究表明,我們站立時,腰椎的受力為體重的100%,在我們平躺時,我們的腰部受力約為25%,側躺時,是平躺的3倍,為75%,在我們平時端正坐姿的情況下,我們腰部的受力會達到140%,但是不論站立還是坐著,前傾姿勢都會極大增加腰椎負荷。坐姿前傾高達200%。如果工作需要久坐的話,一定要保護好自己的腰部,盡量減少久坐,每隔45分鐘就起身走走。

另外教大家一個小動作,緩解腰部壓力,首先我們可以抬起雙手,然後頸部盡量往後仰,然后腰部盡量前傾,這樣的話使我們彎曲的腰部得到一個反向伸直的作用,讓腰部肌肉得到非常好的放鬆。

王氏脊椎療法介紹

王氏脊椎療法的開山鼻祖王汝清,於清代隨軍打仗行醫,因治療箭傷箭毒效果顯著立下戰功,順治入關後,奉旨入太醫院御前行醫。從此王氏脊椎療法為帝王御用,成為宮廷療法,再無機會進入尋常百姓家。王汝清將解毒療法運用於脊椎排毒,意外發現可以治愈頸腰椎風寒疾病,治癒了不少人的脊椎病痛。傳至第四代人王昭恩,王氏脊椎療法已逐漸成熟。現今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保存的清代太醫院記錄中,記載了王昭恩於乾隆53年為十一福晉診治骨科及痰熱之症的全過程。

2011年,王氏脊椎療法被評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開始逐漸被大眾所了解。它作為清代皇宮御醫治療脊椎、腦疾疾病的傳統中醫療法綜,綜合了傳統中醫治療方法的優點,以內病外治、祛邪扶正為原則,採用非手術方法治療,以氣血經絡為基礎, 以刺絡為途徑,四十八味中藥為治療核心,調動人體自身的修復機能,對椎管狹窄、頸椎病、腰椎病、腦血栓、乳腺增生、膝關節等骨經絡病的治療,效果顯著。

針、罐、藥是王氏脊椎療法的三大法寶。經過王興治的不懈努力,先是解決了用來給患者針刺放血的玻璃針和從針刺放血處拔出“濁”和“痰”的小竹罐的一次性使用問題,然後,又引進高壓鍋來悶煮草藥與竹罐,相當於竹罐反複使用兩百次左右,使得王家祖傳秘方的48味中草藥仍能深深浸入竹罐,確保療效。王興治大師說:“少讓一個頸腰椎病患者做手術,就可能挽救了一個家庭。”它被列入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全新的起點,神奇的中華傳統醫學王氏脊椎療法將走向更加廣闊的世界

內容整理:暨南大學新聞學院 路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