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濕氣重嗎?濕氣在身體不同部位 會有這些症狀

濕氣分為外濕與內濕,外濕存於大自然,內濕存於體內。濕氣需要人體陽氣的運作,才能在體內正常的運行。先天氣虛體質的人,濕氣容易堆積在體內,讓人產生重濁、脹痛、腫痛等不適。

濕氣在身體不同部位,會引起不同的症狀:

  • 濕氣在頭,有頭重如裹的感覺,頭有如包濕毛巾,悶脹難受。
  • 濕氣反應在舌,表現為舌苔較為厚膩,舌邊有齒痕,甚至舌頭腫大。
  • 濕氣在呼吸道,會有咳嗽、痰多的問題,一直想清喉嚨,卻清不乾淨。
  • 濕氣在皮膚,容易起疹子,出現丘疹與搔癢、水泡等問題。
  • 濕氣容易引起臉部、四肢浮腫,吃不多卻容易發胖,小腿壓痕不易消失。
  • 濕氣在女性,表現為白帶,如感染會有陰部異味。
  • 濕氣在脾胃,表現為食慾不振,吃一點點就腹脹,肚子平時容易咕咕叫,口渴卻不想喝水。
  • 濕氣在膀胱,表現為小便黃濁,或尿頻,體質寒的人尿色輕,尿量大。
  • 濕氣在腸胃,會出現排便濕軟、黏膩,甚至腹瀉,便稀軟不成形,裡急後重,排不乾淨,或大便黏在馬桶上,沖不乾淨。
  • 濕氣在筋骨、關節,表現為四肢感到沉重,腰間也覺得重,「腰中如帶五千錢」,手舉無力,抬腳吃力,關節有時也感覺腫脹。

濕氣重怎麼辦?這些食物、中藥可去濕

● 生薑——去濕最迅速, 但胃熱者不可常吃。

去除體內濕氣,最好用、作用最快速的是生薑。(Shutterstock)

生薑能去濕散寒,治胃寒腹痛。夏天過食冰冷,或吃太多西瓜,容易引起腸胃寒冷的腹痛。中醫病理說:寒則氣血不暢,因而痛難忍。此時,用生薑切片煮水或加一些肉絲同煮,服用後,很快腹痛就解除。

● 四神湯

四神湯健脾去濕,配方包括蓮子、芡實、茯苓、山藥、薏苡仁、豬小腸或豬肚。

四神湯有健脾去濕的功用,主治腹瀉、消化不良、食慾不振、胃口差、小便白濁等證。

● 薏苡仁

薏苡仁淡滲利濕,並能健脾。凡脾虛濕勝所致的水腫、腳氣等證,用薏苡仁有標本兼顧的效果。

常配白朮、茯苓、赤小豆等以健脾利濕。

● 赤小豆

赤小豆能健脾止瀉、利水(小便)消腫、除煩熱、止渴、解酒濕、解毒排膿、通乳、散瘀血。 臨床用於水腫、腳氣、小便不利、或腹瀉等症。

赤小豆與一般市面賣的紅豆可不同,要到中藥房買才有,它的利水功效更甚於紅豆。

● 車前子

車前子是能去濕氣的中藥。(Shutterstock)
車前子能利水通淋,清肝明目,鎮咳祛痰,利小便而不走氣,與茯苓同功。

● 茵蔯

茵蔯能保肝利膽,清熱利濕。(Shutterstock)
茵蔯性味辛苦、微寒,能保肝利膽,清熱利濕,為治黃疸之要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