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華人談遇到的歧視:如何理性而優雅的接招?

編者按:最近一段時間裡,德國華人因Carlsen 出版社的兒童新冠讀物中一處病毒來源的描述問題,展開了抗議維權行動,並取得了成功。具體過程請看報道:

德國華人憤怒了!兒童讀物說「病毒來源中國」,要求下架道歉!
德國華人反歧視抗爭取得勝利!卡爾森出版社道歉並收回圖書
華人應理性維權:從德國「卡爾森新冠讀本事件」說起
德國媒體報道華人抗議出版社行動,這些負面說法能接受嗎?

在此次維權活動中,圍繞「歧視」、「辱華」等問題以及維權的措施,德國華人中有不同的看法和爭論。本號希望有想法的朋友,就這些問題參與討論。可將文章提供給我們發表。通過討論,大家會變得更加明智,為華人今後在德國的維權行動提供經驗與教訓。

今天我首先推出「樹」撰寫的一文:

我是一個剛剛奔三的中年婦女,在德國生活三年多。種族主義,這是一個出國以來就開始觀察或者註意到的問題,但由於幾乎是沒有遇到過,所以一直沒有去系統的了解這個問題,現在在冠狀病毒的推波助瀾下,新聞裡各種種族主義又開始抬頭,讓我終於想要把所見所想寫下來,供大家一閱。本來想寫八百字,結果停不下來寫了六千多字Image

寫在最前面也是最重要的,寫這篇文章只是為了給一些新出國的朋友們,或者不幸遭遇歧視的一些朋友們,但總的來說,現實遠沒有媒體上說的那麼負面,真正敵對的人畢竟是少數,大多數人是陽光的,可愛的,溫暖的。我沒有太多深度出國經历,有些地方僅僅是去玩了一兩周,談不上了解。

深度一點的,外蒙古的首都烏蘭巴托獃了8個多月,德國獃了三年多,這兩個地方都是跟納粹這個污名沾邊的,以前或現在。但以我的親生經历來看,民風是友好的,是有愛的,我接觸的普通群眾跟你我一樣,是平凡的好人,甚至是比我自己更要見義勇為主持正義的人。所以種族主義是少數,甚至是極少數,這是我的看法。

既然要寫這麼大的一個題目,先自我科普了一下,到底啥是種族主義:
看來看去,還是那句老話直戳真諦:「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白話一點:你丫長得都和我們不一樣,肯定沒安好心!你個蠻族,你個臭蟲,我比你聰明,比你文明,比你高大上。你看我長得就比你高大上,我不光這樣想,我還得表現出來,也就是我會疏遠,討厭,辱罵,毆打你這種比我低劣的人,這就是我們所說的種族歧視。

說到歧視,人這種物種並非只發明了種族歧視一種,還有很多比如:

窮人歧視,宗教歧視,職業歧視,性別歧視,性向歧視,
地域歧視,年齡歧視,外貌歧視,
總之有些人呢,就是見不得各種和自己不一樣的存在。

歧視裡面總有刻板印象的身影:不會扭脖子就不是新疆人,同性戀都是艾滋病,窮就是懶,穿得少的女人一定不檢點,深膚色比淺膚色犯罪率高……

這類人,拒絕承認個體不同,把看到的人籠統按外形,出生地點,工作職位,穿著等歸類並認為自己對此人已有確切的了解。可這類人又往往有自己的雙重標準,如果這個印度阿三是穀歌CEO,如果這個一黑代代黑的人是NBA籃球明星,比如庫裡(媽媽是白人,爸爸是黑人),那歧視者的嘴臉又不一樣了。


大概了解了啥是種族主義,我就問我自己了,它可能消失嗎?

想了想人性,想了想每個個體不一樣的受教育程度,看看历史的長河,我無奈的覺得,種族主義和校園霸淩一樣,永遠不會消失。

總會碰到的,其他人會碰到,我也會碰到。那碰到的時候,要怎麼應對呢?

之前我有在知乎奮筆疾書一篇長文,就是因為實在看不下去了。提問者要問的是:在德國碰到歧視怎麼辦?下面幾個獲贊過千的回答非常簡單粗暴,舉的例子也讓人摸不著頭腦。

比如有人說有中東小孩來問他是不是中國人,然後用中文笑著說:傻逼。然後他冷靜的跟小朋友說了兩遍:fick dich(fuck u的德語直譯),嚇跑小孩,也留周邊的德國人驚掉下巴。還有一些高贊的答案,你要是覺得有人歧視你,就問他:德國人都是納粹嗎,吃狗比吃猶太人強,老娘的車比你好,你個loser,亦或罵娘,跟青少年說:你媽被狗艸了嗎?等等等等……

出奇的是這些鍵盤俠還贏得了三四五六七千人默默點贊。

這裡我不僅想借用李誕的一句話:

鍵盤俠們口口聲聲說中國人在外面不要唯唯諾諾,要硬氣,要揚我國威。你確定?罵娘方式是非常粗魯的,解決不了問題的,我在德國幾年裡還沒有聽到過有人在街上罵娘。這些詞匯出現頻率幾乎為0. 其次,難道語言暴力等於揚國威嗎?一眼看去,這些硬氣的同胞們所針對的是小朋友,女性,老年人……不要這樣啊同志們,崇尚暴力至少也要找個相同量級的新納粹好好幹一仗。

不要欺負弱小啊,特別是針對小朋友,即使她們冒犯了你,或者說出了諸如:傻逼,一類的中文詞匯,很有可能是他在哪學到的壞詞,甚至他根本就不清楚這個語言有多大的冒犯性。你要停下來唐僧似的好好教育他,有父母在場時也要拉過來一起教育,小孩不對就是不對,但作為成年人不要惡毒的罵回去。

我所認為最好的方法是永遠保持理性和一點幽默感,比如球星丹尼爾·阿爾維斯。


球場是種族主義多發的地方,2014年西班牙甲組聯賽對陣維拉利爾的比賽中,丹尼爾·阿爾維斯在下半場第75分鐘時,準備開角球時被球迷種族歧視丟香蕉(此舉代表暗示他是有色人種,應該和猴子一樣吃香蕉),但丹尼爾反應相當冷靜,並拾起香蕉剝皮把香蕉吃掉,之後再開角球。丹尼爾賽後表示幽默是對抗種族歧視的最好方法,並說:「我們必須保持幽默感,情況並不容易改變。」而許多球星包括利物浦蘇亞雷斯、意甲球星巴洛特利、巴西球星內瑪爾都紛紛拍下吃香蕉畫面(我們都是猴子),抗議種族歧視。

然而你就要問我了,難道所有種族歧視拋來的香蕉都要吃掉嗎?你也太心大了點吧?

我接下來寫一些自身經历的事件,解釋一下怎樣算做我所認為的理性而有幽默感,同時也想分一下到底哪種程度對我來說是無意玩笑造成了歧視,或者有意刁難,哪種又是惡意歧視以及應對方式。

1.無意歧視

在德三年裡,遇到過不止一次有剛認識的朋友(來自德國,意大利,東歐,都有)自以為誇獎形式的用手指抬起眼角,說亞洲人的眼睛向上挑,很美麗。
另外一個朋友,好幾次的在我跟小朋友說普通話的時候笑著鸚鵡學舌。

這算不算對亞洲人的歧視?我認為有兩個感情很重要,一是說話者的感情,她有沒有惡意?她有沒有要來激怒我的意思?二是我的感情:我聽了這個話有沒有不開心?
實際情況我認為:1,這幾個人都沒有惡意,只是想要表達亞洲人的眼睛和歐洲人的眼睛長得不一樣,甚至是真心想要對我有所贊美的意思,那個學我說話的朋友,是覺得普通話和東歐的語言相差甚遠,覺得新奇好笑或者好玩。2,但從我的感情上來講,我聽了並沒有覺得開心,甚至覺得被冒犯了,因為我有看過早期一些對亞洲人長相侮辱性的漫畫,也不喜歡別人鸚鵡學舌我的語言。

所以我定義這種情況為:她冒犯了我,但她不是故意的,她沒有意識到。

這種情況不太好幽默,我認為直截了當的,心平氣和的跟對方指出來即可,不要拐彎抹角,不要遮遮掩掩不好意思,我對前者說:這樣不好,你看我的眼角並不是你做的這個樣子,這種動作有種族主義意味。我對後者說:你應該真正去學一點中文,請不要這樣重複我的語言,你重複得不標準,也不好笑,尤其是在我小孩面前,這樣不對。

當你明明白白跟她們講,這樣不好,這樣不對,我不喜歡。大多數沒有惡意的朋友都會立刻跟你道歉並意識到她的無禮,再也不會這樣做。幼兒園不也這樣教小朋友嗎,你可以開玩笑,可以打鬧,但當另一個小朋友不高興,不願意的時候,你就應該馬上停止,我認為這就是真理,在成人世界中同樣適用。

這幾個人我都有交往下去,現在都是朋友。她們和我一樣,都是善良的普通人,在我之前,她們也並沒有結交過中國朋友,她們並不是有意而為。這種情況說清楚就得了,沒甚麼大不了的。

2.接下來就要講一些粗魯或者有明確惡意的情況了。

這時我們要分清楚對象和情況,對象主要是要判斷這個人是哪種類型,是無知,是無意,還是有意?是平和,極端,還是有攻擊性?對於社會經驗少的,見識淺薄的人,可以理論,可以講道理,或者用玩笑方式回懟。因為這類人總的來說雖然見識偏激,但她還可以對話,可以講道理。但要是一些極端的,具有攻擊性的人,就要小心了,因為這種人有可能在網上,在家裡,偷偷的接收了很多負面資訊,洗腦嚴重,多伴有素質低下,受教育程度不高的情況,和這類人是扯不清楚的,無需據理力爭。

再來就是判斷周邊情況,主要是安全情況。在大白天人多的時候,比如街上,超市,當然要大聲正面回覆,質問他為甚麼要這樣說或者這樣做,吸引人群圍觀他,因為大多數人三觀都是正的。

又比如在學校,工作場合,作為受歧視的一方一定要正面懟回去,我認為這和校園霸淩或者家暴一樣,有人欺負你,你一定要理性反抗,千萬不要沉默,那樣的話他會只變本加厲。在學校或單位遇到的語言上或者肢體上的歧視,找茬,每一次都要正面面對,不要怕一些威脅性的語言,更不要息事寧人,找老師,找家長,找領導,有必要的話,找社會上的處理霸淩和歧視的團體,不管處理結果滿意不滿意,仍然每一次都要表明姿態,面對肢體上的欺辱要尖叫,要還手。不要草草了事。讓對方知道惹你會很麻煩,因為你會發聲,會反抗。

當情況沒有上升到要找領導,找老師的時候,回懟方式還是那個原則,不要罵娘,不要以暴力形式,要講道理,不要忘記幽默感,因為如果你這個時候還能笑著講道理,氣勢上也能壓倒他,向對方表明,我不會因為你愚蠢的語言氣急敗壞。(具體回懟方式可參見破產姐妹中MAX懟無禮客人的方式自由發揮,或者參見我下個章節給出的小小建議)

有些危險情況,比如傍晚或者晚上人少時,對方是成群結隊的青年,又或者醉酒者,那當然不要去傻傻爭論,更不要去激化對方的情緒,要避免言語暴力轉化為肢體暴力。

我在德國有學習馬伽術,是一種以色列的近身搏鬥術,對女性來說也是一種危急時刻的防身術,其中一名老師是有著二十多年警齡的德國警察。除了肢體技術,我們所學到最重要的還包括:判斷當前形勢,避免將自己暴露於危險狀況下。比如少單身走夜路,晚上多走大道,避開那些聚眾喝酒的混混,這些是最基本的。

當然如果已經處於危險之中,老師講了一句話:首先要大聲呼叫,再就是一定要反抗。數據表明,受害者極力反抗時,近一半的施暴者會放棄。就算他還要繼續施暴,如果反抗,你還有機會,如果不反抗,那你的機會為零。

反抗包括大聲尖叫,呼救和肢體反抗,當然你如果會一些技巧,肯定會增加你的機會。這個反抗準則不僅是針對中國人,而是針對所有弱者,或面對危險的所有普通人。一起學習的大多是德國人,也有其他歐美國家的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

我在這裡說這個是不想大家作為亞洲人就覺得受傷的總會是自己,不安感,每個人都會有,中國人會有,德國人會有,其他任何國家的人都會有。但正如文章開頭所說,我們所有人都會遇到也許並非種族歧視的其他類型的歧視與偏見,每個人都可能是弱者,面對不公平待遇都會感到無力和傷心。

雖然我是在談對亞洲面孔的種族歧視,但我並不認為針對亞洲面孔的歧視是廣泛存在的,即使現在因為病毒人們有些恐慌,但大多數人恐慌的是病毒本身,而不是亞洲面孔。

我沒有遇到過特別危險的情況,當然惡性事件也不常發生,新聞上也許很多,但一般普通人遇到需要肉搏一決生死的概率是非常小的。

接下來想說一些具體的問題,先講兩個我見到的德國人發生爭論的例子,看看德國人怎樣懟人。

一個是我大清早在超市門口碰到兩個白人發生了非常短暫口角。看樣子都是德國人,一方理論兩句後轉身走掉,另一方的女士相當氣憤,在背後非常大聲而氣憤的喊了一句:早上好!(我理解的意思是大清早的本應該說早上好,結果遇到你這麼個傻X)

另外一個例子:一個認識的德國媽媽帶著兩個小孩在超市,小一點的小孩只有三歲多,咳嗽還沒有學會捂嘴,結果就被一個老太太嚴厲的說了一通(雙方仍然都是德國人)老太太的意思是小朋友到處咳,傳染病毒,還擺手示意面前有病毒。這位媽媽反應過來之後,跟那個老太太說孩子小,你不要這樣刁難。結果這個老太太堅持己見。這位媽媽跟她理論了幾句之後轉身跟自己的兩個孩子說:你們看看這個人,平時我教育你們時提到的粗魯的,沒禮貌的人,就是這種人。

這些方式我認為要遠比罵娘好。

說到我們自己身上,有些惡意滿滿的人無非會用一些惡毒的語言形容亞洲人的長相或是眼睛。

我們大可先表揚一下他的長相:

你的眼睛真好看,圓圓的,漂亮的藍色,如果能多點腦子,那就會更完美了。圖書館牆上有句名言,多讀書可以防止愚蠢,請你多看看書,多了解亞洲人的長相,習俗,历史文化,甚至語言。也許你就不會單單只看到我的眼睛,從而少一些偏見。如果您看不懂書,至少買張地圖,先看看亞洲在哪?

對於中國人都吃狗的言論,我們大可開玩笑說:媽媽咪呀,請不要輕易用所有中國人作為句子的開頭,您知道中國有多少人嗎?我可以告訴您,中國很大,相當於40個英國那麼大,而我一般不以所有英國人,或者德國人開頭,因為這樣顯得無知。

吃狗這個話題經常被一些人提及,再深入的話我建議大家可以科普一下:工業養殖。讓她知道她吃的肉是怎麼來的。如果她不是素食主義者,或者純有機肉類消費者,那我認為她無權抨擊吃狗肉的人。對於這個話題,首先吃狗肉的傳統不是只有中國有,一些其他國家也有,中國也只是一些省份有。我個人的看法是:我不吃狗肉,沒有這個需求,但我不抨擊其他有此習俗的人。

這個話題非常大,首先是人類的物種歧視,對其他所有物種的生存環境的破壞,利用,長期以來的工業養殖對於食用動物類完全是暗無天日的折磨形式。不能因為狗在身邊就假設狗比其他物種重要,或者認狗為朋友,豬牛羊雞不僅要吃,還可以隨意折磨。這個話題要辯,可以圍繞關鍵詞:工業養殖的真相,物種歧視。給這些自以為站在道德高地的人順勢上一課。如果每個人都只吃雞胸肉,那其他部位的浪費是不是對生命的踐踏?

接著談到冠狀病毒,

我在二月初的時候去了慕尼黑劇院,那裡有湖南藝術團的春節表演。票是在年前就售馨了的。我幾乎是觀演的唯一一位亞洲人。我們坐在有桌子的座位上,對面是德國兩老口。寒暄了兩句之後,老太太直入主題:請問您是哪裡人?我說:中國人啊。老太太不由自主的說:中國來的啊,那我需不需要口罩?

這句話把我們一桌:我,我老公,他老公,都問啞了。我微笑看著她說:你害怕我嗎?別擔心,我要是有病,今天不會和家人來劇院的。這時她老公立馬使眼色讓她意識到了自己的粗魯,事實上在後來的表演中途還有散場之後,她對我都很熱情且有禮貌,還不忘一遍遍說中國的表演太棒了,太震撼了。她態度的轉變,也許也是因為我並沒有大怒,而是平靜的直接問她了。我註意到老太太在中途有吃自己帶的面包,兩老口也並沒有像我們年輕人一樣在劇院買酒消費。

對於疫情,我想說,大多數人都是普通人,也許在遇見我之前她已經看了很多報道,對於病毒感到和我一樣慌張恐懼,從而脫口而出了冒犯的言語,雖然這種言語非常不妥,但我相信她不是有意的。

病毒帶來的恐慌,我也理解,擱誰都淡定不了。特別是身體弱的老年人,緊張是由於求生欲而已。如果確實這個人有大大的惡意和攻擊性。在自身安全的情況下,完全可以質問他:你害怕我嗎?你害怕我,還是害怕病毒?怕亞洲人,還是怕外國人?我不害怕你,但如果你害怕我,那明知的決定應該是遠離我,而不是在這裡和我說話。我認為,你不能過多的和亞洲面孔交流,這樣會增加感染幾率,下次出門,甚至都不要多看,看多了也會有眼神傳染哦。以此羞辱她的無知。

如果排外者讓你滾回自己的國家,我和那個東歐媽媽現在是比較好的朋友,經常會開玩笑的說那句歧視名言:狗屎外國人,我們並非遇到甚麼歧視,就是有時候自我開涮而已。當你碰到排外的人,不妨順著他說,我知道你的意思,所有狗屎外國人都滾蛋嘛。還好我學了德語,我能理解您的意思。如果您也能多學一門語言,也許會對其他國家有更多了解。

寫了太多,希望會給到同胞們一些所謂建議。當然,這些都只是我的個人觀點,最後,前兩天我和一位捷克媽媽有討論這個問題,她說的一句話很好,她說種族主義確實存在,但如果你多保持積極心態,開朗,禮貌,不要總去註意或在意那些細微的無知,你的氣場吸引來的將會是更積極的一些朋友。

完~ 謝謝閱讀。
註:本文版權屬於德國《華商報》,來源:微信公眾號 「德歐華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