菇類高纖低卡可防癌

菇類食物富含高蛋白及鐵、鋅等多種微量元素和維生素,不僅熱量低,還可降血壓、血脂和膽固醇,是肥胖症、糖尿病和高血壓患者的健康飲食選項。研究顯示,菇類除了能降低患癌風險、提高免疫力,還有助減緩認知衰老。

美國營養學會旗下的《營養學進展期刊》發表的研究顯示,每天只要吃18克菇類,可大幅降低癌症的風險達到45%,特別是預防女性乳癌。菇類的多糖體能抑制腫瘤的生長,麥角硫因(Ergothioneine)則有助於降低體內的氧化作用,降低罹患癌症的風險。

不論是金針菇、金蠔菇、猴頭菇、杏鮑菇或香菇等,都有防癌效果。2024年1月,英國雷丁大學研究團隊發表在《營養素》期刊的研究也表明,每天吃12克新鮮菇類,可降低輕度認知障礙的風險。菇類熱量不高,富含鉀等營養元素,不同菇類也有自己的小“特長”,如擁有“菇王”美譽的香菇補鈣,金針菇健腦益智,平菇是“天然消炎藥”,猴頭菇養胃,杏鮑菇則是菇類中的減脂神器。

香菇

香菇(shiitake)亦有冬菇、花菇、香蕈等別名。中國秦漢時期就有栽培香菇的記錄,在明朝則列為貢品之一。由於香菇香氣沁人、味道鮮美,加上營養豐富,能藥食兩用,故享有“菇中之秀,菌中之王”美稱。香菇含維他命B12、香菇多糖體、核酸、核黃素、纖維素、高磷質和鋅等。除了防癌,香菇還能提高機體免疫功能,同時對糖尿病、神經痛、更年期貧血、胃腸潰瘍者亦有幫助。此外,它也能延緩衰老,因為香菇能清除體內的過氧化氫(hydrogen peroxide),過氧化氫是導致人體衰老的大敵。(文/李亦筠)

棕色蘑菇

棕色蘑菇(Swiss brown mushroom)富含硒和維生素B。它的營養豐富,味道濃郁,脂肪含量低,也含有較低的鹽和糖,因此對糖尿病或高血壓患者來說,是一個健康的選擇。棕色蘑菇與白色紐扣菇(button mushroom)和波特菇(portobello mushroom)是“一家人”。瑞士棕色蘑菇熱量比起其他菇類低,不過蛋白質含量可不低。

鴻禧菇

鴻禧菇和其他菇類一樣高纖低熱量,營養豐富,也包含較少見的礦物質如硒、鎂和鋅。

種植方式多為冷房栽培,一般無需農藥,通常也經過高溫殺菌才上架,因此只須切除根部,用廚房紙輕輕擦拭就能下鍋。

鴻喜菇易吸油,建議少油烹調,如煮湯、快炒,或與紅蘿蔔、雞肉、栗子等食材一起放入飯鍋煮飯等。

要延長保存期,可在塑料包裝開個小洞,以免裡頭積聚水氣。此外可切除根部,掰成小株,再用微波爐加熱1分鐘後冷凍保存。

杏鮑菇

據說因香氣有如杏仁,口感似鮑魚而得名,又稱大王小號菇、法國號菇、大王平菇,也有“菇類裡減脂神器”的美稱,主要是因為熱量低,又富含蛋白質、纖維、維生素B群和數種抗氧化成分。

杏鮑菇富嚼勁,手撕的口感尤佳,常被當作素肉。要達到減脂目標應避免煎炸,建議切片快炒,或與其他菇類炙烤後拌入豆腐泥和芝麻醬。

買回家後從塑料袋取出,包上廚房紙再放入盒子,可在冰箱存放一週。或可拭去水分,切成所需大小再放入冷凍用的袋子,可冷凍保存一個月。

金蠔菇

金蠔菇是食用菌類,歷來有“真菌之花”美稱,熱量低,是可常吃的食材。它含有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等,其中氨基酸含量尤為豐富,對患有心血管疾病的年長者和肥胖症患者有保健助益。長期食用,有降低血壓、膽固醇的功效。

在藥用方面,研究顯示,金蠔菇包含的多糖體對腫瘤有抑制作用,還可預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肺炎桿菌和肺結核桿菌的感染。粘液含有的核酸,對人體腦力、精力有恢復作用。配搭炒瘦肉和花椰菜最適合。

金針菇

金針菇常被視為不易被人體吸收營養的食材。事實上,在烹調和咀嚼金針菇時,其水溶性纖維、氨基酸等營養已被釋放並被腸道吸收。隔天排出的金針菇只是難以被消化的纖維。

金針菇富含膳食纖維、維生素B群、礦物質以及植化素,如槲皮素(quercetin)等抗氧化劑,有助細胞抵禦自由基,增強免疫系統。膳食纖維還可促進膽固醇分解,改善腸道健康。選購金針菇以通體白色或乳白色,沒腐酸味為新鮮。食用時,切段或細嚼慢嚥,有助更好地消化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