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水平最高的「一首七律詩」,沒有一個生僻字,至今都無人能超越!
杜甫有一首七律詩,精妙絕倫。這首詩中,沒有一個字咱們不認識,可組合起來,韻味悠長,妙筆天成。
就像是大廚做飯,簡單幾樣材料,照樣能做出皇宮里頭的味。
杜甫,是唐代響當當的大詩人,被大家尊稱為「詩圣」。這可不是浪得虛名,他是真讓人佩服得五體投地。
唐·杜甫·《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為什麼會寫出這樣悲戚的詩句?因為他的人生經歷,相當坎坷。
原本他也是個官二代,衣食無憂,結果一場安史之亂,直接把他從天堂踹到了地獄。
他親眼目睹了戰爭的殘酷,百姓的苦難,于是,他四處奔走,想為國家、為人民做點啥,結果卻處處碰壁,最后還被皇帝一腳踢出了官員隊伍,從此流浪天涯。
不過,這流浪生涯也沒白過,杜甫在夔州那兩年,雖然生活窘迫,但創作可是達到了高峰。
他寫下了四百多首詩,其中就包括那首《登高》。這首詩,就是他人生艱難時刻的真實寫照,能讓讀者聽到心坎兒里去。
老杜啊,一生漂泊,到了夔州那地蛋方,身體也不爭氣了,病歪歪的。可就算這樣,他還得不忘登上城外的高台,看看這世態炎涼。
秋風也不給面子,呼呼打臉,讓杜甫冷得直哆嗦。天高云淡,只剩下幾只猿猴在那里吱吱呀呀地叫。
再看看地上,落葉繽紛不絕,長江水也是嘩嘩地流,感覺就像這日子,怎麼也過不完。
老杜心里苦啊,離家萬里,一到秋天就想家,身體還不好,經常得在外頭飄著。
這人生,一百年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可老杜這一輩子,真是已經過得夠夠的了。多病、孤獨、愁苦,啥滋味都嘗遍了。
他往那兒一站,須發盡白,一臉的皺紋,只能恨自己壯志難酬,恨這世道不公。
想喝酒解憂吧,身體還不允許,杜甫只能在那干瞪眼,讓這愁緒滿滿地堆在心里。
可就算這樣,老杜的詩還是寫得那麼好,把咱這些平頭百姓的心里話都給說出來了。
一讀他的詩,就感覺像是跟老杜在一塊兒,訴說著這人間的酸甜苦辣。
直至今日,讀起《登高》,我們仍能感覺到,自己就像是被杜甫拉著手,一塊登上了那高高的山台。
這首詩,情真意切,讓我們一見如故,甚至覺得就像是咱自己親手寫的,一讀就忘不了。